- 主题:国内车厂为什么不产油混车?
电池倍率,了解一下
【 在 smellybug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是大家都有充电桩,咱们就不讨论这个问题了
: 大部分人充电并不方便
: 小电池技术上不便宜,确实不太好理解,说明还是有些技术壁垒,确实不懂,希望有专业认识讲解一下
: ...................
--
FROM 115.238.160.*
增程只有发电机,没有发动机
【 在 williamt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懂就问,油混和增程有什么区别?
: 我看byd增程已经能跑二千公里了,挺好的
: 发自「今日水木 on fuck smth mgc」
: ...................
--
FROM 115.238.160.*
是不是同级别,看尺寸 看轴距 看空间啊
不管是尺寸 轴距 空间,秦L都吊打卡罗拉,这还有啥好比的呢
【 在 mcbroom 的大作中提到: 】
: 秦L到底什么级别啊?谁定义的级别啊,拉个皮还能拉出优越感了。
--
FROM 183.244.234.*
798的秦plus,实际价格可能还不到8万,过个几年残值也就4、5万了。10度出头的电池,成本也得上万了,比亚迪零整比不知道是多少,换电池就算两万吧,也差不多半辆车了。
【 在 kaka2w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辆卖8万多的车,换一个电池能高到哪儿去?
:
--
FROM 202.120.235.*
关键是,丰田原来那个方案很精巧
然而并不是最优的
电池、电机等相关技术进步以后,丰田那套虽然很精巧的设计,其实并没有什么鸟用了
直接用更简单的结构,性能比它更强
【 在 kaka2w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你这么诚恳 那我给你讲讲 涨涨姿势
: 你说的小电池油混车,在驱动车辆的时候有一个大问题,就是电池太小,例如1-2度的,单靠电池放电没办法驱动大马力的电机、实现高功率输出,因为电池的放电倍数限制。
: 如果你不理解,我给你举个例子,就像家用的1.5V普通干电池,你不能指望靠这个小电池带动1台笔记本电脑,因为1.5V普通小电池根本实现不了100KW(普通笔记本电脑的工作功率)的放电功率,连10KW都实现不了。
: ...................
--
FROM 36.112.114.2
这年头还舔日系技术好醉了。规则对大家都是公平的,如果日系觉得被针对了,可以跟比亚迪一样策略啊?不搞还不是因为技术不行
【 在 kkkkv31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知道为啥对油混车收购置税并且限行吗?因为这个领域是日系车的天下,日系车在中国从出生就有原罪,当年媒体创造了皮薄的缺点,是创造的不是真的,又及其针对的按照排量分段征收购置税。你日系车最好卖的不是1.5升吗?行,我就限定1.4升以下低购置税,你要是2.5排量的,我就限定2.4以下。最可气的是,涡轮增压器的不算数,比如2.0T的排量,其实已经达到自然吸气2.3的污染程度了,但是依然按照2.0征收购置税。油混车就是省油,但是也不给你上绿牌。别小看小电池加发动机这个组合,其间的技术都是日系车最好而且有专利。
--
FROM 14.145.9.*
星越L 感觉 能看到的不少。。
后来又出的油电混 好像没多少。
【 在 smellybug 的大作中提到: 】
: 广汽传祺 GS8 曾经看过,强迫自己接收了好久,那造型咋都接受不了?
: 吉利确实没看到过
:
: ...................
--
FROM 221.216.7.*
吉利一大堆,你们不买啊
【 在 smellybu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住在一线城市的人,拥有充电桩的比例不算高吧?
:
: 对于有充电桩的人,更喜欢的是纯电车,当然插混也不错!
:
: 但对于没有充电桩的人来说,更喜欢小电池的油混,省油且经济性好,原则上技术上难度不大,电池改小,成本降下来,车价格降下来,难道不是让更多民众受益吗?
:
: 小电
: ..................
--
FROM 114.246.239.*
主要是日本的专利问题吧
【 在 smellybug (smellybu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住在一线城市的人,拥有充电桩的比例不算高吧?
:
: 对于有充电桩的人,更喜欢的是纯电车,当然插混也不错!
:
--
FROM 123.123.41.*
磷酸铁锂现在没那么贵,比亚迪自己的电池,十几度的电池成本估计不会超过5000。
【 在 lxzk 的大作中提到: 】
: 798的秦plus,实际价格可能还不到8万,过个几年残值也就4、5万了。10度出头的电池,成本也得上万了,比亚迪零整比不知道是多少,换电池就算两万吧,也差不多半辆车了。
--
FROM 124.7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