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长城属于一招鲜吃遍天
hi4系技术可高可低,确实能打,而且演变出很多改变四驱玩法的细分。而且这个技术在不同车型相互验证,可靠性确实有底。要上市的枭龙2搞的后桥电机不发电时从传动轴机械断开的hi4二代,确实再进化。估计后期会在hi4t和hi4z上推广。长城目前还在做hi4低速直驱发电,未来起码可以原地补电,解决hi4低电量保不住全时四驱的痛点,当然现在高端的hi4t和HI4z有三电机根本不会出现保不住电情况。
【 在 dencuiyu2 的大作中提到: 】
: 承载式车身稍有不准,但八九不离十。非承载你的理解就差了很多了,长城在非承载这一块花了很多功夫,Hi4系统在非承载这一块就是名字比较像,底层技术跟H6猛龙啥的差别太大了。Hi4z虽然也是解耦的串并联,但是前后带低速档,并且利用行星齿轮做功率分流避免了P2馈电掉四驱的问题,光这个功率分流就是长城suv中看不到,当然别的国产品牌也看不到。Hi4T的话更不用说,国产品牌应该仅此一家,P2的混动架构,做这个得要有一个纵置耐得住大扭矩的变速箱,和长城非解耦四驱完全不是一回事,跟新普拉多是一个结构,另外长城一直坚持做大排量发动机。
: 另外底盘这一块也有点问题,tank 700就不是300 400 500那一套,是前后双叉臂的,内部底盘代号完全不同。
--
FROM 123.112.159.*
长城外观内饰跟不上节奏,自身问题还是挺多的。
现阶段选择利润优先,应该是主动选择,不想靠偷工减料打价格战。
【 在 ppccbb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没有了解,潜在印象就是老气横秋,掉队了。最近简单研究了一下,长城属于一鱼多吃,闷声挣钱那类。长城收缩战线,专做suv和越野,产品系其实很简单,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他的H6大狗二代大狗猛龙枭龙这种都是承载底盘,底盘结构基本一致没有实质区别,唯一根据产品定位微调了用料和尺寸,非承载也一样,H9
: ..................
--
FROM 175.167.155.*
硬要越野还是要有很长的路要走的。
以他家蜻蜓点水的风格,做好的可能性不大。
【 在 pol (ll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进攻别人
: 别人就来做越野suv啊
: byd奇瑞吉利不会放过这些市场的
:
--
FROM 122.139.161.*
开多少公里了?感受怎么样?我当年很中意这个车,H7L蓝标版本
我看汽车之家论坛里好多都烧机油,难怪把这个车型停产
至今长城都没有这个尺寸的纯油承载式车身的SUV
H7,H8,不知道会不会再启用
【 在 rep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哎呀,本老有个哈佛h7,网上有人说到10万公里可以烧机油,不知道怎么样
--
FROM 124.65.173.*
我认为长城的技术一点不差,甚至很强
就光3.0TV6(几年用下来非常稳定可靠)、马上来的4.0TV8、9AT(前期确实顿挫,升级几次后,基本OK了)、HI4T、HI4Z,这些都是自研,和谁比都不差,就不能说没技术
且长城的外观、内饰、安全方面,一直在线
至于底盘,普通SUV之前一直套用本田那个,现在也有改进。至于非承载,大梁的结果全世界都差不多,没啥说的。TANK700是前后独立悬挂,带空悬。
只能说营销确实差,在保定这个土地方,在宣传上和一线城市差太远。前几年各种无厘头,明显被新势力的宣传攻势搞乱了方寸,这两年略微好转点
【 在 ppccbb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没有了解,潜在印象就是老气横秋,掉队了。最近简单研究了一下,长城属于一鱼多吃,闷声挣钱那类。长城收缩战线,专做suv和越野,产品系其实很简单,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他的H6大狗二代大狗猛龙枭龙这种都是承载底盘,底盘结构基本一致没有实质区别,唯一根据产品定位微调了用料和尺寸,非承载也一样,H9,H5,300,400,500,700,炮都是一脉相承大差不差。这也解释长城所说的可靠性稳定。还有那套电四驱hi4,搞出HI4,HI4T,HI4Z,HI4G,典型一招鲜吃遍天。然后,长城就安个不同尺寸的外壳,再加上这套电四驱,搞组合。
: 这带来两个好处,所有车辆的可靠性有保障,车型研发费用低,造车成本低。带来两个坏处,同质性太强,产品差异性不强,体验雷同。
--
FROM 123.232.236.*
我反而觉得长城的外观内饰很在线,至少比迪子高端车好很多。。。
当然,迪子的高端车,外观内饰属于完全不靠谱的档次,和谁比都白搭。U8去试驾了好几次,实在下不了手,太丑了
【 在 Elanm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长城外观内饰跟不上节奏,自身问题还是挺多的。
: 现阶段选择利润优先,应该是主动选择,不想靠偷工减料打价格战。
--
FROM 123.232.236.*
Hi4T单电机,不会掉四驱的,这玩意有变速箱有差速锁,非常可靠。Hi4z理论上也不会掉四驱,它有功率分流。真正的风险是枭龙猛龙这样的,极限状况下是会没有四驱的
【 在 ppccbb (ppccgg) 的大作中提到: 】
: hi4系技术可高可低,确实能打,而且演变出很多改变四驱玩法的细分。而且这个技术在不同车型相互验证,可靠性确实有底。要上市的枭龙2搞的后桥电机不发电时从传动轴机械断开的hi4二代,确实再进化。估计后期会在hi4t和hi4z上推广。长城目前还在做hi4低速直驱发电,未来起码可以原地补电,解决hi4低电量保不住全时四驱的痛点,当然现在高端的hi4t和HI4z有三电机根本不会出现保不住电情况。
: 【 在 dencuiyu2 的大作中提到: 】
: : 承载式车身稍有不准,但八九不离十。非承载你的理解就差了很多了,长城在非承载这一块花了很多功夫,Hi4系统在非承载这一块就是名字比较像,底层技术跟H6猛龙啥的差别太大了。Hi4z虽然也是解耦的串并联,但是前后带低速档,并且利用行星齿轮做功率分流避免了P2馈电掉四驱的问题,光这个功率分流就是长城suv中看不到,当然别的国产品牌也看不到。Hi4T的话更不用说,国产品牌应该仅此一家,P2的混动架构,做这个得要有一个纵置耐得住大扭矩的变速箱,和长城非解耦四驱完全不是一回事,跟新普拉多是一个结构,另外长城一直坚持做大排量发动机。
: : 另外底盘这一块也有点问题,tank 700就不是300 400 500那一套,是前后双叉臂的,内部底盘代号完全不同。
--
FROM 223.104.41.*
笛子的高端车设计太丑了,反而是秦宋唐这样的车挺精神
【 在 leopardlee (遛弯儿)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反而觉得长城的外观内饰很在线,至少比迪子高端车好很多。。。
:
: 当然,迪子的高端车,外观内饰属于完全不靠谱的档次,和谁比都白搭。U8去试驾了好几次,实在下不了手,太丑了
:
--
FROM 223.104.41.*
是的,秦、汉、唐,都挺好的
【 在 dencuiyu2 的大作中提到: 】
: 笛子的高端车设计太丑了,反而是秦宋唐这样的车挺精神
--
FROM 123.232.236.*
这策略不是挺好吗?定位清晰,成本控制得力
【 在 ppccbb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没有了解,潜在印象就是老气横秋,掉队了。最近简单研究了一下,长城属于一鱼多吃,闷声挣钱那类。长城收缩战线,专做suv和越野,产品系其实很简单,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他的H6大狗二代大狗猛龙枭龙这种都是承载底盘,底盘结构基本一致没有实质区别,唯一根据产品定位微调了用料和尺寸,非承载也一样,H9,H5,300,400,500,700,炮都是一脉相承大差不差。这也解释长城所说的可靠性稳定。还有那套电四驱hi4,搞出HI4,HI4T,HI4Z,HI4G,典型一招鲜吃遍天。然后,长城就安个不同尺寸的外壳,再加上这套电四驱,搞组合。
: 这带来两个好处,所有车辆的可靠性有保障,车型研发费用低,造车成本低。带来两个坏处,同质性太强,产品差异性不强,体验雷同。
--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