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无灯路口让行人技巧
伸手是很有效的,但这里也有微妙的心理活动。
如果伸手后汽车让了,那行人是否还要做个表示感谢的手势?或者完全不用表示,司机是否觉得应该得到一个感谢的手势,如果司机有期望而未得,下个路口他是否就会见伸手也不让了呢?
如果伸手后司机没有让呢,不管是司机故意还是没注意的到手势,行人是否感到失落,甚至对司机怨恨呢?这都会影响他以后伸手示意。
【 在 bulletproof 的大作中提到: 】
: 楼主说到点子上了,路口通行效率低大多是因为两方互相犹豫浪费时间在路口等待。建议行人过马路时向前方伸出手,汽车看到招手一般会停,招手后直接通过即可。
--
FROM 111.194.4.*
国外考驾照时候,教练说过一个细节,说是在让行人过马路过程中,作为行人和司机视角都要有eye contact(眼神交流),就是确保对方看到了自己。这样才能确保安全。 感觉车少时候还行,车多就不太好操作了。看不过来。
【 在 abcdz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离路口较远处就明显刹车减速,让张望着要过马路的行人明确清晰地看到你要让他们先过,这样他们就不用在路口等待你到路口才知道是否让行,从而浪费双方时间,只要行人驻留观望时间短,汽车通过路口也就会更快。
--
FROM 106.39.107.*
汽车不让,行人肯定会怨恨的,并且还会骂两句,本中经常骂不让的车。
【 在 abcdz 的大作中提到: 】
: 伸手是很有效的,但这里也有微妙的心理活动。
: 如果伸手后汽车让了,那行人是否还要做个表示感谢的手势?或者完全不用表示,司机是否觉得应该得到一个感谢的手势,如果司机有期望而未得,下个路口他是否就会见伸手也不让了呢?
: 如果伸手后司机没有让呢,不管是司机故意还是没注意的到手势,行人是否感到失落,甚至对司机怨恨呢?这都会影响他以后伸手示意。
--
FROM 39.184.141.*
行人没必要感谢,因为斑马线上行人有路权,伸手都已经是深受汽车的害处才做出的行为,汽车应该向伸手的行人致敬。
【 在 abcdz 的大作中提到: 】
: 伸手是很有效的,但这里也有微妙的心理活动。
: 如果伸手后汽车让了,那行人是否还要做个表示感谢的手势?或者完全不用表示,司机是否觉得应该得到一个感谢的手势,如果司机有期望而未得,下个路口他是否就会见伸手也不让了呢?
: 如果伸手后司机没有让呢,不管是司机故意还是没注意的到手势,行人是否感到失落,甚至对司机怨恨呢?这都会影响他以后伸手示意。
--
FROM 39.184.141.*
我走路遇到让行的司机都会点头示意,偶尔竖下大拇指。开0车让行十个行人里面大概有一两个会明确回应,大概一半会加速通过,个别趾高气扬目不斜视慢悠悠晃过去
【 在 abcdz 的大作中提到: 】
: 伸手是很有效的,但这里也有微妙的心理活动。
: 如果伸手后汽车让了,那行人是否还要做个表示感谢的手势?或者完全不用表示,司机是否觉得应该得到一个感谢的手势,如果司机有期望而未得,下个路口他是否就会见伸手也不让了呢?
: 如果伸手后司机没有让呢,不管是司机故意还是没注意的到手势,行人是否感到失落,甚至对司机怨恨呢?这都会影响他以后伸手示意。
--
FROM 219.143.176.*
车多看车,尽可能观察所有车辆的移动倾向
【 在 Beijing2O22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外考驾照时候,教练说过一个细节,说是在让行人过马路过程中,作为行人和司机视角都要有eye contact(眼神交流),就是确保对方看到了自己。这样才能确保安全。 感觉车少时候还行,车多就不太好操作了。看不过来。
:
:
--
FROM 219.143.176.*
能眼神交流当然最好,但汽车和行人的交互往往距离较远,难以观察到眼神,等观察到眼神时距离很近了速度很低了,虽然可以交流,但通行效率大为下降了。
我觉得应该更多是用姿态交流,姿态包括自己的速度,速度变化,方向变向,行人面部方向,走路姿态,手势,等等。举个例子:当汽车在路口转弯避让行人时,提早大幅调整方向,让行人一下就看出汽车是从他身前过还是从他身后过,行人就可以保持他原来的步伐稳定通过路过,而不会停下让车避险,一般明确要身后过的姿态最容易被理解。
【 在 Beijing2O22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外考驾照时候,教练说过一个细节,说是在让行人过马路过程中,作为行人和司机视角都要有eye contact(眼神交流),就是确保对方看到了自己。这样才能确保安全。 感觉车少时候还行,车多就不太好操作了。看不过来。
:
:
--
FROM 111.194.4.*
这种骂除了浪费自己力气也没啥大用啊
【 在 bulletproof 的大作中提到: 】
: 汽车不让,行人肯定会怨恨的,并且还会骂两句,本中经常骂不让的车。
--
FROM 111.194.4.*
行人角度,如果车没有完全停下来,还真不好判断,抢行的司机也不少。 能看到司机眼神确保对方看到自己是最保险的。
【 在 maga 的大作中提到: 】
: 车多看车,尽可能观察所有车辆的移动倾向
: :
--
FROM 106.39.107.*
是,最大的问题就是行人已经习惯了被汽车抢行。 所以汽车让行人往往对方反而在等你,就僵持住了。 正常情况就不应该有让行人判断汽车是要在他前边还是后边绕过去的场景,就是车让人,人过去之后车才能走。 抢行的也见过,行人也是脾气大,一杯咖啡就泼汽车机器盖子上了。
【 在 abcdz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眼神交流当然最好,但汽车和行人的交互往往距离较远,难以观察到眼神,等观察到眼神时距离很近了速度很低了,虽然可以交流,但通行效率大为下降了。
: 我觉得应该更多是用姿态交流,姿态包括自己的速度,速度变化,方向变向,行人面部方向,走路姿态,手势,等等。举个例子:当汽车在路口转弯避让行人时,提早大幅调整方向,让行人一下就看出汽车是从他身前过还是从他身后过,行人就可以保持他原来的步伐稳定通过路过,而不会停下让车避险,一般明确要身后过的姿态最容易被理解。
--
FROM 106.3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