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把手传统设计:
第一层,系统识别到剧烈碰撞后,弹气囊,车自动解锁。如果失败,不管机械电子门把手都没办法开门,只能砸窗,然后从里面拨动开关开门。
第二层,如果解锁成功,机械门把手从外面就能拉开车门,电子把手需要低压供电电路也就是小电瓶还能工作,从外面就能拉开门把手。如果小电瓶撞坏了,那只能砸窗从里面拨动开关开门。
第三层就是里面的机械把手了,小米做到了不好找够不着的位置,至此三层保护完全失效,司机被活活烧死。
解决方案就是第一层系统要好用,慎选新品牌杂品牌;第二层尽可能有双电瓶冗余,有把手电容冗余,电瓶放到后面或座位底下不容易被撞击到的位置;第三层就是别为了好看牺牲安全。
如果十几万的车没有这些冗余也就罢了,卖二十万以上的车都应该要有这些,否则别买。新势力别只卷好看只卷低价只卷营销,多花点心思在安全上。安全是最大的豪华别成空话
--
FROM 115.1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