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 atppp 的那篇 kbsIntro.txt,写的挺好,有些疑问,版上有人知道的话
指点一下,省的我去看代码了。
* 版面文章索引文件有 .DIR, .JUNK,那么删除一个帖子时是把 .DIR 中
对应的 fileheader 去掉,后头索引项往前挪吗?我觉得不大可能是这样,
但 fileheader 里头 FILE_DEL 注释说“版主标记删除 X”,那么不是“已删除
标记”了。
* 我原先以为用户登录就是用的 login 或者 ssh,然后派生个 bbs 作为 shell,
看 INSTALL.debian 后才知道有 bbsd, sshbbsd,请问自己写 telnetd 和 sshd
有什么好处?
* kbsIntro.txt 里提到代码里用了 sysv shm,这个跟 tmpfs + mmap 相比
有什么好处?apue 里提到 sysv shm 有数目和大小限制,而且 sysv 的那套
IPC 机制在进程退出时是不会自动释放的,所以我觉得尽量不用为好。
BTW,问这些不是说 kbs 的实现不好怎么的,我其实是 unix 编程初手,kbs
的做法跟我凭空想的很不一样,不知道里头藏了什么玄机。
--
修改:Dieken FROM 123.113.62.*
FROM 123.1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