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一次非完全倒逼造就了中国篮球的里程碑时刻
CUBA不用,
这种现在进CBA有一条专门路径就是选秀(包括实际在青训体系内练过但没进一队的也可以走)
而且这种在规则里列明了不存在培养费了
类似李根那种打大学联赛直接被职业俱乐部看中签过来的路径,不知道还有没有,
有的话,也是不需要培养费的
【 在 xueyechongz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说卡人不放,我是说这两个队人才多,不容易出头,所以刚才想问那些出不了头的是去其他球队还是cuba,还有没有培训费。
--
FROM 114.254.27.*
广东很早就改制了,它的青训体系是立足俱乐部的
一是俱乐部愿意在这块投钱,而是成绩能够稳定俱乐部的收支
说白了还是一个道理,就是钱
钱是青训的根本
国内其他俱乐部模式青训做的好的比如新疆也是大土豪,
北京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没有政策连续性,
国内还保留原体工模式青训的只有三家,辽宁、江苏、山东
三家里辽宁是最原味,江苏有钱,山东是半吊子,估计将来雪崩的最厉害的就是山东
剩下的就是各种满世界抠抠缩缩挖墙角,没有什么真正意义能持续输血的青训
【 在 zim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粤篮球好像没这个问题
: 基本上送出去都不设门槛,比如当年送给佛山半个飞行大队
: 但是要去本省其他球队挖人就挖不过来 李慕豪范子铭都让北京挖走
: ...................
--
FROM 114.254.27.*
你自己没搞清楚
欧洲足球现在的联合机制补偿就是和转会费直接挂钩的
对青训补偿当然要扯到转会费。自由转会就没有这东西。
至于最初的培训补偿,和你说梅西现在情况毫无关系,那是球员首次注册或者23岁前给的,金额大小也是有规定的,根本不值一提。
你想要的千倍的培养费根本不可能。
联合机制补偿的金额为(新俱乐部支付给原俱乐部的转会补偿(即转会费)-培训补偿)*5%,分配给球员12周岁至23周岁期间所注册过的俱乐部(包括培训单位),其中球员12-15周岁的四年内以年为单位,每年分得联合补偿机制费用的5%(即总补偿费的0.25%),16-23周岁的八年内以年为单位,每年分得联合补偿机制费用的10%(即总补偿费的0.5%)。其中培训补偿是指球员在首次签订工作合同,即首次注册为职业球员时,运动员所在职业俱乐部应向球员 21 周岁之前培训过他的俱乐部培训单位支付相应标准的培训补偿费。通俗的讲,联合机制补偿就是对职业球员在工作合同届满前每次转会产生的转会费的分成。
你俱乐部不赚钱,还怪球员了?
曼城大巴黎赚钱了?你要花钱买名,就这个效果
不满就退出呀
这不是商业机构吗?
【 在 fromsky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培训费呢,又扯转会费,你是平时说话就这么不利落呢,
: 还是吃瘪的时候才这么颠三倒四呢?
: 再说博斯曼法案跟青训培养费冲突么?
: ...................
--
修改:zyd FROM 222.212.204.*
FROM 222.212.204.*
说的好啊,
俱乐部不赚钱,别怪球员,
那反过来,你球员不吸金,也不能怪不赚钱的联赛出台规则控制成本啊
至于你说曼城大巴黎不赚钱?我就问一句,你是在拿疫情期间的财务当指标么?
巴黎圣日耳曼疫情前一年5亿多欧元,卡塔尔人在大巴黎身上十多年市值翻了20多倍
曼城疫情前一年收入5亿多英镑,
他们过的是有多惨?
球员能不能赚钱,俱乐部能不能赚钱,是直接影响劳资利益分配的因素
好比梅西议价能力强,那是因为他一年给俱乐部吸进2亿欧元,
你有这能耐,那你想要多少有多少,老板不给球迷都能帮你给管理层施压,
因为联赛、球迷把高水平竞技留下来,把商业能力留下来
反过来国内你混吃混喝赚大钱,
走出去在澳洲开的工钱都没不好意思往国内说,
就这水平,你怪不赚钱俱乐部,没给你开捞钱的方便之门,这话怎么说的出口呢?
【 在 zy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自己没搞清楚
: 欧洲足球现在的联合机制补偿就是和转会费直接挂钩的
: 对青训补偿当然要扯到转会费。自由转会就没有这东西。
: ...................
--
FROM 114.254.27.*
你可以控制成本呀
但是合同到期球员要走你就得放呀
拿股价说赚钱你是不是傻的?
卡塔尔拿了巴黎七成以上的股份,涨跌也不会脱手。
疫情期间?看来你对足球根本不了解
曼城和大巴黎的财务公平问题好多年了。
根据欧足联俱乐部财政控制机构中一个独立仲裁小组的调查,曼城被认定在2012年至2016年间提供收支平衡信息和财报时,夸大了赞助收入,严重违反了欧足联俱乐部许可和财政公平竞赛规则。曼城赞助商阿提哈德航空公司只支付了800万英镑作为13/14赛季赞助费用。而楚米拉斯上报给官方的金额却是阿提哈德赞助了6750万英镑,那么这剩下的资金是谁出的?邮件中显示是曼城投资方自己的公司——阿布扎比联合集团提供了剩余的5950万英镑,也就是说: 在赞助资金明显不足的情况下,以某种“特殊”方式遵守FFP规则,而在财务报告中欺骗了欧足联。
调查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欧足联雇了个公司对卡塔尔旅游局赞助合同进行估价,结果调查不值那么高,只值500万。
巴黎圣日耳曼也找了其他的公司-尼尔森公司来对赞助合同估价,结果尼尔森报告显示合同就值1.5亿。
都是老板通过其他公司来喂俱乐部。
【 在 fromsky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的好啊,
: 俱乐部不赚钱,别怪球员,
: 那反过来,你球员不吸金,也不能怪不赚钱的联赛出台规则控制成本啊
: ...................
--
FROM 222.212.204.*
你这口气有点像
“那你也不能打人啊”
“你可以报警啊”
中间不管发生啥事,都可以这么说
而且不管怎样,都看起来是有道理的
【 在 zy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可以控制成本呀
: 但是合同到期球员要走你就得放呀
: 拿股价说赚钱你是不是傻的?
: ...................
--
FROM 223.72.36.*
那你说中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当时签合同的时候 双方在真实意愿下达成了一致
现在因为不可抗拒因素,合同不能反映双方的意愿
那就好聚好散呗
【 在 SHUO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口气有点像
: “那你也不能打人啊”
: “你可以报警啊”
: ...................
--
FROM 222.212.204.*
中间发生了什么已经讨论好多了
懒的说了
你只是强调“那也不能合同到期不给自由”
这就是那个比方的意思,肯定这个制度这里不是很合理
然而没有十全十美的合理制度,揪着这么一点讨论没有意义
就跟出现纠纷了,打人肯定是不对的
然而抛开全局揪着这么一个点说对错,也是没有意义的
只能说,打人是不对,然并卵
【 在 zyd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说中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 当时签合同的时候 双方在真实意愿下达成了一致
: 现在因为不可抗拒因素,合同不能反映双方的意愿
: ...................
--
FROM 223.72.36.*
广东宏远论钱在cba应该排不上号?
当年马可波罗都比东莞有钱,而且之前感觉马可波罗青训比宏远强得多(李慕豪那一批)
宏远支援佛山那一批,导致几乎青黄不接
还要从外面引入赵睿和曾繁日
这几年才好了不少
ps,佛山队,他们是买了陕西的队的CBA的名额后搬到了佛山,广东体育局让广东支援下佛山,结果广东就让自己二队的任俊威,朱旭航,史鸿飞,鞠明欣等人加盟广州队,结果这些球员现在都是CBA球队主力,都被广州转卖了还挣了不少钱,最后广州也没领广东的情让范子铭加盟广东,而朱旭航等球员认为广东抛弃了他们,每次打广东都非常狠,搞的广东几头不讨好。 我粤亏肿。
【 在 fromsky (在郁闷中自习的鱼) 的大作中提到: 】
: 广东很早就改制了,它的青训体系是立足俱乐部的
: 一是俱乐部愿意在这块投钱,而是成绩能够稳定俱乐部的收支
: 说白了还是一个道理,就是钱
: ...................
--
FROM 116.23.154.*
那你到论坛来讨论什么呢?
合同到期可以走人, 应该是法律人权层面的制度
cba的限薪制度是公司层面的制度,
就像欧足联不能反抗博斯曼法案一样
【 在 SHUO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间发生了什么已经讨论好多了
: 懒的说了
: 你只是强调“那也不能合同到期不给自由”
: ...................
--
FROM 222.21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