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CBA这个2分钟强度投篮有点扯
太扯淡了,这种自投自抢难道不见得有普通投篮难度高,无论是体能还是技术,关键是频率要求。
【 在 cand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可以自己试试,跟普通投篮比,难度上升了3个等级
:
: 【 在 ahwen 的大作中提到: 】
: ...................
--
FROM 124.127.73.*
喷子太可怕,别人给你喂球的那种毫无强度?要是1分钟投10个球,难自然毫无强度盒难度了,要是1分钟投200个球,强度和难度高到地球上没有任何运动员能完成
【 在 feiyu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的不说,你说的那种别人给你捡球、喂球的投篮方式,毫无强度,毫无难度。这种低要求的测验,如何能体现专业和业余的差别呢?
: 我们大学校队的那几个后卫,平时训练中按照你描述的“休闲投篮”,连中10个都是小菜,别说他们了,就连东操上打野球的都有几个这种“神射手”,印象中有一个数学系的教授,五十多岁,投篮姿势都不标准,单手,投石机似的投篮,打接拨的时候他基本不跑动,就在三分线外飘着,只管投篮,准度很好。但是上了对抗强度,就立刻不行了。
: 【 在 ahwen 的大作中提到: 】
: ...................
--
FROM 124.127.73.*
这个练的就是高强度,高消耗下的投篮精准度。
【 在 ahwen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求是:
: “外线球员完成不少于24次三分投篮并且至少命中15球合格;内线球员完成不少于30次的两分投篮(位置参考演示视频中的虚线)并且至少命中20球合格”
: 对这个数据要求不评价,我奇怪的是方式:球员自投自抢。
: ...................
--
FROM 112.232.211.*
是啊,总决赛第四节那种强度,那种消耗下,这个地球上只有极少的几个人能进球。
限时自投自抢练的就是这种强度和消耗。不能因为这个难,我就不练了,怎么舒服怎么来。
【 在 k701 的大作中提到: 】
: 喷子太可怕,别人给你喂球的那种毫无强度?要是1分钟投10个球,难自然毫无强度盒难度了,要是1分钟投200个球,强度和难度高到地球上没有任何运动员能完成
--
FROM 112.232.211.*
你这不是扯么,谁要求“一分钟投200个球”了? 你?
我们以前校队的一分钟投篮,要求就是内线中距离投篮,一分钟中11个及格,13个满分,要求自投自抢,篮球不能落地,抢到篮板之后可以运球。
外线中8个及格,10个满分。也是自投自抢,球可以落地1次。
以上训练项目一般是3组到5组,中间歇几分钟。 这是我亲眼所见,有凭有据。校队当时的教练就是黄云龙,他亲口说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练习投篮和实战中的投篮是两回事。人家这才叫专业训练。
而你说的那种算啥? 非要拿自己非专业的那一套去跟专业的比?自己没玩过就谦虚一点,别遇事就想当然可以吗?
【 在 k701 的大作中提到: 】
: 喷子太可怕,别人给你喂球的那种毫无强度?要是1分钟投10个球,难自然毫无强度盒难度了,要是1分钟投200个球,强度和难度高到地球上没有任何运动员能完成
: 还芡独海级群芎谩5巧狭硕钥骨慷龋土⒖滩恍辛恕
--
FROM 221.223.100.*
5秒一个三分,球飞行大概要2秒,再捡球跑到三分线出手,要62.5%的命中率,
真心不低啊。NBA那三分大赛好多人经常都到不了这个命中率。
--
FROM 222.129.131.*
这个确实有人能达到
王睿泽刚刚拿了满分
25投22中
手稳,在左右两个固定端点稳定投篮,低角度入蓝,弹的近好捡
也有倒霉的,有的外线队员习惯投高角度的,滞空时间长,弹射也远,这种情况在这个规则下就非常吃亏
还有像杨正测试投篮时球弹起碰到背板边框一下子飞出场外老远,他捡一个球就花了10秒,结果没有及格
这个测试对内线队员意义不大,没人防守的情况下,两米大个子在内线自己速投速抢很容易,测试时有人采用单手抛篮速抢速投的策略,很轻松就达标了,但是使用的动作对于实际比赛毫无意义
【 在 darkpain 的大作中提到: 】
: 5秒一个三分,球飞行大概要2秒,再捡球跑到三分线出手,要62.5%的命中率,
: 真心不低啊。NBA那三分大赛好多人经常都到不了这个命中率。
--
FROM 36.40.233.*
是的话,投的越准速度也就越快。
但是这个测试缺陷是无对抗无防守。
内线应该每人穿个50公斤铁布衫或者系着橡皮筋。
外线应该在三分线上摆一圈2.7的假人。
【 在 windtooth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确实有人能达到
: 王睿泽刚刚拿了满分
: 25投22中
: ...................
--
FROM 124.6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