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我的逃课生涯与小城的街球传说 --(作者:后邻)
http://www.hoopchina.com/vbb/showthread.php?s=&threadid=2971
七 把戏
经过那晚的酒后真言,我们对马老板虽平添了几分敬意,却还没有过分迷信他仅限于口头的自我吹捧。几次要求他一块去打球,起初他以“跑不动”为由婉拒,后来架不住软磨硬泡,便答应“带你们几个娃开开眼界。”
球场上一见真章,我们便对20年前名动江湖的“马组织”的水平有了较为清楚客观的认识,他的自传体水分是有,但也算在消费者懒得维权之列。他在球场上的组织能力远没达到惊世骇俗独领风骚的境界,个人单打也基本属于惨不忍睹,但他的传球功力确实还在。这么说吧,他在快攻中的长传可以精确到厘米,并且传出的球让接球的人非常舒服,断不会出现“抻”或者“拖”的情形,而且篮子也不错,只是投篮动作蹩脚到能令初次见者仰天长笑三日不绝。这一点同本人恰好相反,我的跳投姿势端的是白壁无暇秀色可餐,无奈命中率始终较为抱歉;而马球星是仅凭嫦娥奔月的芭蕾出手便能笑倒防守队员,但皮球却往往空涮入筐。这就好比跳水比赛中,我的空中动作花枝招展春光乍泻,临了却是后背冲下平拍入水;马球星是由跳台自由落体洋相百出,入水时候却象一条水蛇窜了进去,并不起任何波澜。篮球运动不是艺术体操,所以后者更显实在和管用。
而且,马球星有一手绝活,号称“蹭头皮”。在对位防守他的过程中,显然80%的情况下他会选择传球,而非拔起跳投或者突破切入。但是正在你调整重心左滑步右滑步手臂狂舞试图封堵角度时,往往突觉头皮一凉,皮球已经擦着你头皮飞过,落入你身后对方队员的手中。磊打球时常带一红色李宁小帽以彰显他的与众不同,但在几次被马老板用球蹭到地上之后,那一点红便在球场绝迹。而且只是蹭过而已,决不影响他的传球路线和目的,捎带着调戏你一把,此中火候拿捏的妙到毫巅。而且玩到兴起他还会耍出更过分的把戏,手中的篮球以你头部各个部位为借力点,继而弹到他想要送到的地方,时常感觉额头一麻,皮球又磕给了他,头昏眼花之中对面的人影已经运球晃过了。这些招数一出,整个球场顿时山呼鸟啸,连声叫好,占便宜者志得意满快哉快哉,赔脑瓜者面红耳赤臊成猴腚。是的,为避免遭受这样的痛苦,你可以选择在防守时不弓背弯腰降低重心,直挺挺的举起双臂,毕竟他只有一米六的身高么,应该不会跳起来去蹭人头皮;但是如此一来,他就会轻松愉快的瞬间从你身体一侧切入,然后根据情况选择上篮或突分。同样作为我们的组织后卫,因为对位攻防,伟显然面临这种考验的几率更大,为此伟发明了一种专门防守“蹭头皮”的姿势:弯曲膝盖,降低重心,双手抱头,左滑右滑,你要传便传,只是这球断断乎不能从我头上借道而过。于是每当球场上这一老一少一攻一防,便似开演了马戏,一边是“洒家偏从此路过”,一边是“抱定好头不放松”,有趣的紧。
--
FROM 129.18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