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我的逃课生涯与小城的街球传说 --(作者:后邻)
http://www.hoopchina.com/vbb/showthread.php?s=&threadid=2971
八 开眼
被我们拉着摸了几回球皮之后,马球星似乎又勾起了当年的瘾头,于某天在批发市场买了一身廉价行头,外加一双十二块钱的高级“飞跃”鞋,又从箱子里翻腾出已基本腐烂看不出本色是白是黄的护膝一对,-----用他的话说就是准备“减肥减肥。”反正现在游戏厅的生意又不怎么需要他操心,而且象这路与篮球结婚比与媳妇结婚时间还长的老球痞,球瘾就象大烟瘾,一个人静坐着还好,一旦有人勾引立马又会重犯。还有,曹阿螨老早的就在其著名诗作《龟孙瘦》里说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于是我们旷课的主要活动场所转移到了球场。在这之前我们打球是在学校操场,或者周围的一些场地,都是年轻人,学生是主力军。马球星跟着我们玩了几次之后颇感无趣,遂强烈要求换地方。也难怪,学生打球的主要特点有许多,象什么无人防守上空篮不进啦,胯下运球球碰脚后跟滚出边线啦,二打一时为求漂亮空中接力将球甩出界外啦,传球工夫粗糙频繁将球传至对方面门啦,等等吧,不一而足。在他看来,这些失误都是不可理喻的,是能将教练气成半身不遂的。本着严要求高标准的原则,我们跟着球星转换阵地。
一日他驾驶着他的“农友”牌机动三轮车一路锣鼓喧天的把我们带到一废弃厂子的篮球场,一帮据我目测平均岁数已过了知天命之年的白发灰发花发无发人士正在球场上上窜下跳。马老板熄灭了震的我们几近失聪的柴油发动机,大手一扬,“今儿个叫你们看看啥才是真正的篮球。”随后以一个标准的鞍马下马动作从驾驶台上一纵而下,找了个旮旯自顾自的开始拉筋骨热身体。我们三人坐在车斗里面面相觑,细心观察片刻之后并没有发现场上这帮老顽童有什么通天彻地之能,甚至我可以武断的宣布相当一部分人士四十岁以前绝对没有碰过篮球,比如那位带球姿势类似于和面的双手运球者,还有那位,一见有人上来逼抢就将球往档部一揣,双臂紧紧环绕随后再俯身蹲下暗自运气,那些上来毛手毛脚想要抢球的人一丝球毛也休想触到,围做一圈急的抓耳挠腮,不明就里者从远处一看还以为是一人出恭众人旁观来着。我们看了十分钟,场上比分2:0。三人犯老大的嘀咕,难道这就是马球星说的“真正的篮球”?还是他卸甲多年久疏战阵,想要维护其著名球星的面子挑了这么一支队伍来练手?
--
FROM 129.18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