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这篇科普总算让我看明白点儿了
要是肯端端正正的讨论问题,就可以交流。
你谈到宇宙观,只好翻到你前面的帖,我就简单说说。
不是批评,就是很单纯的纠正或者讨论:
: 量子力学依然继承了三维空间+时间这样的宇宙观
这句话有误解。
量子是一个框架。本身这个框架对时空维数没有任何限制。
我们经常会听见“量子化”这个词,这是个动词,
就是指将某个理论纳入量子这个框架中。
a. 通常所谓的量子力学就是将牛顿力学量子化,只是最初级的部分。
b. 接下来的量子场论,这里面有一部分叫做量子电动力学,
就是将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量子化后的理论。
c. 所谓的终极理论, 量子引力理论,就是要将引力(即广义相对论)量子化。
d. 弦理论是第一个对时空维数施加了限制的物理理论。
这个限制是来源于对称性的深刻原因和数学上的自洽性。
: 而这样的宇宙观无法解释量子纠缠背后可能隐藏的高维信息
量子纠缠本身是一种非局域(non-local)的效应。
谈论量子纠缠到底是不是高维效应为时过早。
人类迄今成熟的理论都是局域(local)的理论,也即用微分方程描述的理论。
但是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最终的理论。
事实上,无论是数学上还是物理上,都不乏非局域的理论,
并且这些非局域的理论并不要求高维时空。
数学上的拓扑学就是很典型的非局域理论,从1970年代开始就已成为现代理论物理的必备成分。
物理上,你可以去看看文小刚(MIT 讲座教授,得过凝聚态领域最高奖,是这个时代顶级的理论凝聚态物理学家)这些年在干什么。
: 人类的dna无法天然理解四维空间 必须借助工具或者计算机 但ai却有多维建模的天然优势
: 所以人类的优势 全局性创造性 + ai的多维建模
: 才是突破现有理论的最佳方式
人类的理解力一直在前进。就像我之前说的,现代人都知道地球是圆的,
没人怀疑电磁波的存在。
更重要的是,最近20年来的进展显示,时空维数很可能不是一个“正确”的概念,
而是我们人类在目前这个阶段所意识到的一种幻相,
是更深刻的某种结构的表面现象而已。
这就类似在爱因斯坦以前,人类一直认为引力是一种力;
广义相对论却告诉我们:引力不是力,而是时空弯曲的幻相。
这一点对于现代合格的几何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已经是常识。
未来随着广义相对论的应用越来越多,可以预见,也将成为普通人的常识。
【 在 zr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这些都是人类dna已经存在的代码 可以理解
: 人类本质和ai没有区别 没有的算法是不可能理解的
: 当然人类的算法也会更新 但是很漫长 需要若干代人 几百几千年
--
修改:Myarmor FROM 125.33.207.*
FROM 125.33.207.*
这个世界总有人的智商高得令你绝望,
你不是孤单的。
【 在 LYTaoist 的大作中提到: 】
:
: 有的时候想着琢磨琢磨啊
: 你们搞的懂的可能不会明白
: 感觉触碰到智商天花板的郁闷
:
: :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7 Plus」
--
修改:Myarmor FROM 125.33.207.*
FROM 125.33.207.*
你这离职业病还差得十万八千里呢,你只是为了某个人才发病,属于定向职业病?哈哈哈
【 在 fuliye 的大作中提到: 】
: 钱老师,当老师的,很容易变成唐僧,我发现我已经有唐老师这个职业病了
:
--
FROM 222.130.135.*
唉,你说起这个,我倒真是有类似的感概
曾业余义务帮忙看过类似的教材,那简直了
不提错误百出哈,就是读中文的流畅度,都不及我这个半瓶子英文水平的人读英文同类教材的流畅度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前面之所以鄙视那些写教材的,
: 就是指已经有很好的教材了,
: 他们还制造额外的垃圾,
: ...................
--
FROM 222.130.135.*
这个倒是。我是从一个读者角度来考虑的,你作为写的人要从作者的角度来考虑
公众号的评论区有个问题,发言者的学科背景是不清楚的,另外更别提评论者的心态和目的。虽然仔细分辨还是能区别什么样的评论大致是什么状况,但这个其实挺耗费时间精力
我们国家的科普存在一个先天不足的状况,就是没有西方那种从非常原始和蛮荒的状态逐渐成长的过程。
我举个例子,比如用几匹马拉两个合在一起抽了真空的半球,这个表演,上至皇族下至贫民,都像看话剧那样围观,这在百年前的西方经常上演,而在我们这里,至今还没看到过这种状况出现。。。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你考虑的只是你自己,我考虑的是传播效果,写的好还是不好看很多公众号的评论区就知道了。
: :
--
FROM 222.130.135.*
如果看懂了应该不会说没看懂的,我刚刚找到一篇科普文章,是物理所的专家写的,写
的不仅专业,而且简单直白,很有趣也很容易懂。
2022物理诺奖科普:贝尔不等式被推翻,信息就能超光速传递了吗?
https://mp.weixin.qq.com/s/J9oSL0lk7d5oQmGWHiMdRA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倒是。我是从一个读者角度来考虑的,你作为写的人要从作者的角度来考虑
: 公众号的评论区有个问题,发言者的学科背景是不清楚的,另外更别提评论者的心态和目的。虽然仔细分辨还是能区别什么样的评论大致是什么状况,但这个其实挺耗费时间精力
: 我们国家的科普存在一个先天不足的状况,就是没有西方那种从非常原始和蛮荒的状态逐渐成长的过程。
: ...................
--
FROM 124.17.26.*
谢谢!这篇确实不错,我认真拜读了。
除了最后那一部分量子纠缠,感觉没有我首帖里那个说得明白以外,这篇里有些太粗略了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看懂了应该不会说没看懂的,我刚刚找到一篇科普文章,是物理所的专家写的,写
: 的不仅专业,而且简单直白,很有趣也很容易懂。
:
: ...................
--
FROM 222.130.135.*
所以除了顶级学者,
普通人写教材是一件很low的事,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纯粹制造垃圾,
稍有骄傲的人都不屑为之。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唉,你说起这个,我倒真是有类似的感概
: 曾业余义务帮忙看过类似的教材,那简直了
: 不提错误百出哈,就是读中文的流畅度,都不及我这个半瓶子英文水平的人读英文同类教材的流畅度
--
FROM 125.33.207.*
现在的教材确实水平良莠不齐
有的人为了评职称,就乱写一通
但是,也有人宣称,写教材评职称没用,所以像样的大师不会写
钱老师,在我看来,一因为评职称胡乱写;二因为评职称没有用,所以不写,这两类人是一路货色
都让人鄙视唾弃
最可笑的是,都是极端精致利己无利不起早的人,后一种人,似乎觉得他就可以嘲笑第一种人,好像他更高级,其实是五十步笑百步,都是同类
更可笑的是,这类人功利主义居然也没弄到几个钱,所以他恨天恨地。
恨那些胡乱写书得利益的,这个恨还可以理解,毕竟不如自己的人得到了利益
他们其实更恨那些有情怀有能力还不求回报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认真写的人,这些人虽然没有功利之心,无心插柳反而得到了很好的回报。
所以他们整天把上述两类人归为一类,整天骂第二类人为第一类人,这样似乎受伤的心理得到了安慰
钱老师,你说,这种人可笑不可笑,可笑可悲可鄙可怜
真正的写教材,一定是工作多年,经过多年的积累思考,用心写一下
不带任何功利之心,花上几年时间来写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唉,你说起这个,我倒真是有类似的感概
: 曾业余义务帮忙看过类似的教材,那简直了
: 不提错误百出哈,就是读中文的流畅度,都不及我这个半瓶子英文水平的人读英文同类教材的流畅度
--
修改:fuliye FROM 223.104.107.*
FROM 223.104.107.*
我反而觉得最后一部分正是我最需要的,前面的我已经明白了,最后一部分的思维很清
楚,我也不需要太多的细节。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这篇确实不错,我认真拜读了。
: 除了最后那一部分量子纠缠,感觉没有我首帖里那个说得明白以外,这篇里有些太粗略了
--
修改:klbs FROM 124.17.26.*
FROM 124.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