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家讨论生命与爱情,想到了神雕侠侣的场景,小说中小龙女和杨过同时中了情花之毒,但是公孙谷主却故意留了一颗解药,这个时候杨龙二人就面临了一个生命与爱情的抉择问题,因为只要其中一个人吃了解药,另一个人就会死去,吃还是不吃呢?
小龙女的选择很简单,为了爱人的生命,那么把解药留给对方好了,自己悄悄死在一个无人知道的地方吧。可是在杨过看来,要死就一起死,既然不能独活,那就把解药扔到悬崖下面去吧。
这个时候戏剧化的情节来了,有人发现小龙女有跳崖的痕迹,等一众人翻上翻下找遍整个崖底也没找到的时候,杨过又想了,万一小龙女没有死,而我却先死了那岂不是糟糕。。想到这里,他们又回去重新找寻解药,竟然又找到一颗,他吃了果然解毒了。
看到这里不禁感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小龙女你要是一开始就别跳崖,杨过你也别毁药明志,现在不是正好一人一颗吗,皆大欢喜多好。
当然问题也出来了,如果摆在你和你最爱的人面前只有一颗药,还有24小时的时间给你们去寻找下一颗解药,解药有可能找到也有可能找不到,所以当前亟需作以下抉择:
1、一颗也不吃,也不去找下一颗,静静等待死亡的降临,以实现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愿望。
2、选择一个人先吃,然后一块去寻找下一颗,至于究竟选择谁先吃,可以石头剪子布,也可以比武,可以赢了的吃也可以输了的吃
3、一颗也不吃,马上去找下一颗,直到找到为止再吃
4、选择一个人先吃,另一个人不找了。
选择2有可能导致阴阳两隔,选择3有可能会贻误解毒时间,导致两人都不能得救。
你们选哪个呢?
更新:
如果考虑吃和找这两个策略,那么可以把最终的决策分为四个象限。
一、(吃,找),即又吃又找,归为第一象限,这一类人群可以归为爱情现实主义,这是立足于生命意义上的爱情观。
二、(-吃,-找),即不吃也不找,归为第三象限,这一类人群可以归为爱情浪漫主义,相爱即是最终结果,也是人生巅峰,那么是生是死已经不重要了。
三、(-吃,找),即只找不吃,归为第二象限,这一类人群可以归为基于浪漫的爱情现实主义,浪漫是主线,又可以按照现实规则去行事。
四、(吃,-找),即只吃不找,归为第四象限,这一类人群可以归为基于现实的爱情浪漫主义,现实是主线,但是做好了随时为爱情牺牲生命的决心。
从以上四个象限可以看出,杨过是从最开始的第三象限回到了第一象限,也就是从浪漫主义回到现实主义了。小龙女属于第四象限,让对方吃而自己选择死,也就是基于现实的浪漫主义,为爱而死是浪漫,让对方生是现实。
--
修改:klbs FROM 223.104.39.*
FROM 124.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