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aserose老师【聊一聊审美贴】再学习
传递的过程是曲折的。
孩子学琴时候,我热衷过一阵子古典音乐,然后沉迷其中。
媳妇说:啥玩艺儿啊!让人心扑腾扑腾,真无聊!
后来看看心理学,人家说:你这属于敏感体质。。。
也就是说,我有成为“大师”的潜能?不去街头算卦,真是亏了。。。
还有,祭侄文稿,只有读了当时的各种事迹才能体会。
另外呢,书法这个事儿,现在“大师”实在诡异的太多,我还是喜欢从自己赏心悦目的作品,才能体会一些。比如,我很喜欢赵之谦,还有齐白石的印章,好喜欢。
【 在 aserose 的大作中提到: 】
: 音乐是纯然的感性直观,传递情感的极佳工具。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4」
--
FROM 218.30.113.*
心里美,哈哈。
【 在 whitelie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我赞同。快乐就够了~
:
--
FROM 218.30.113.*
第三条,审美可以学习吗?
我的回答是,可以的。
我们现在常常是学习知识。学习其实是很复杂的,而通过行动来学习恰恰是我们现在大部分人比较忽略的,这种方式更多的用在体育类或者运动类的项目上。但其实几乎所有的项目,都可以通过行动更快的学习到精髓。
【 在 ProudEcho 的大作中提到: 】
: 嵇康《声无哀乐论》主张,音乐是至和之声,本质上是不能传达和表现痛苦和快乐的情绪的。“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哀乐自当以情感,则无系于声音。名实俱去,则尽然可见矣。”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声音有善恶,也就是美丑抑扬,就是这个声音的固有属性。关于推理和辩论都在嵇康的文章中了,这里就不拷贝了。再发散出来说,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有类似的情形存在,比如绘画,比如雕塑。这就部分契合了aserose几个问题。
: 1. 美是客观的,艺术品,各种音乐和文学作品体现出来的固有属性。
: 2. 审美不是客观的,是主观的,是聆听或者欣赏的主体,经历过类似的场景,接受过部分感染以后,通过看到或听到美的东西,触发了那个经验,之后迸发出来的感触。
: ...................
--
FROM 120.245.70.*
言谈呗。
还有行为,哈哈。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怎么看出的心思细腻?
: 我感觉我是相当大条的~
: 在意的事情相当少!
: ...................
--
FROM 218.30.113.*
那我也学起来。
买了蒋勋的给普通人讲的审美。
【 在 lucci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三条,审美可以学习吗?
: 我的回答是,可以的。
: 我们现在常常是学习知识。学习其实是很复杂的,而通过行动来学习恰恰是我们现在大部分人比较忽略的,这种方式更多的用在体育类或者运动类的项目上。但其实几乎所有的项目,都可以通过行动更快的学习到精髓。
: ...................
--
FROM 218.30.113.*
用哲学观点来回答一下你这个贴。
首先来说一下两种对世界的划分。
康德把世界划分为科学世界和人心世界。他说:这世上唯有两样东西使我心怀敬畏,一个是我们头顶的星空,一个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在康德的概念体系里,“头顶的星空”代表科学世界,它是客观的,它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这种规律性显示出上帝的存在(当然康德认为上帝是不存在的,我所说的这个上帝是自然世界规律性所显示出来的上帝,而不是与人们的世俗生活相关的上帝);而“心中的道德律”则代表人心世界,康德呼吁人们相信在人心世界也存在上帝,且呼吁人们相信这个上帝也是公平公正的,它会让道德水平更高的人获得更幸福的生活。通过这个划分我们可以看出,康德认为他所划分的科学世界是客观的,人心世界是主观的。
(上面这一部分的具体表述我记不清了,是我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康德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更晚些的马哲将世界分为两部分:物质和意识。物质世界是客观的;意识是人脑的一种功能,意识世界则兼具主观性和客观性。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反映部分是客观的;而意识的各种形式如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形式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形式,以及愿望、兴趣、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形式,都是主观世界所特有的,是主观的。
两相对比,我觉得马哲对世界的划分更为合理,我更认同马哲。而“美”这一概念,在马哲的概念体系里,就属于意识的感性形式,是主观的。
综上所述,无论是属于康德人心世界的美,还是马哲属于意识感性形式的美,都是主观的。
【 在 ProudEcho 的大作中提到: 】
: 1:
: 我觉得你这里的“美”理解成了形容词“美的”,是对于美的一种感觉,也就是审美了。
: 这里说的美,是指的美学中的“美”,是一个名词。
:
: 参考百度的一些信息。
: 美学(希腊语:αισθητικη;英语:Aesthetic)是一个哲学分支学科。
: 德国哲学家亚历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修改:Talker2020 FROM 223.104.41.*
FROM 223.104.41.*
好开心,想起了高中时候的前桌姑娘,当初我们常常讨论政治教材。
等我:“寻章摘句老雕虫” 之后再来辩论~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来回答一下你这个贴。
: 首先来说一下两种对世界的划分。
: 康德把世界划分为科学世界和人心世界。他说:这世上唯有两样东西使我心怀敬畏,一个是我们头顶的星空,一个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在康德的概念体系里,“头顶的星空”代表科学世界,它是客观的,它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这种规律性显示出上帝的存在(当然康德认为上帝是不存在的,我所说的这个上帝是自然世界规律性所显示出来的上帝,而不是与人们的世俗生活相关的上帝);而“心中的道德律”则代表人心世界,康德呼吁人们相信在人心世界也存在上帝,且呼吁人们相信这个上帝也是公平公正的,它会让道德水平更高的人获得更幸福的生活。通过这个划分我们可以看出,康德认为他所划分的科学世界是客观的,人心世界是主观的。
: ...................
--
FROM 218.30.113.*
lz对一个问题的看法
论证角度比较杂
信息点看来较多
但不深入和集中
talker的论述相反
。。。
观看有感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在 ProudEcho 的大作中提到: 】
嵇康《声无哀乐论》主张,音乐是至和之声,本质上是不能传达和表现痛苦和快乐的情绪的。“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FROM 117.136.38.*
嗯,我也是这样想的。
【 在 Amyxin496 的大作中提到: 】
: lz对一个问题的看法
: 论证角度比较杂
: 信息点看来较多
: ...................
--
FROM 218.30.113.*
这个。。。。。。下周,我去穿搭版去秀秀~~~
不过你可以提前听听《突如其来的爱》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 其实我不喜欢辩论!耗脑细胞,太累!
: 我对你说的穿搭比较感兴趣~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FROM 218.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