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中医的畅想-可能Ai医疗才是中医的未来
是啊 ,人体太复杂了,虽然Doctor-X中描述的有点夸张,但人体差异还是很大的。
【 在 candyrao 的大作中提到: 】
: 脉象如果太复杂,那处方和开药方案呢?毕竟你说的这些属于望闻问切判断病症范畴,能不能通过机器人确定有什么,再通过医生确定这是什么病症?然后病确诊了,机器人拉出药方清单和几种治疗方案,联合治疗,总之我感觉医生的医学知识记忆储备绝对没有机器那么全面,但是医生对于学过的东西都是有印象的,这时候有个啥都知道机器人,不是很好吗?
: 来自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
FROM 111.18.168.*
Ai的产品设计有问题,我感觉现在的Ai产品确实还有点原始,不过可能还是要慢慢发展吧,毕竟算是新兴产业。理论上来说,只要数据量足够和标准清晰,Ai都能很智能得出各种判断。现在第一个问题是数据量不够,第二个问题是标准模糊……这就是需要慢慢解决的问题。
【 在 SmartIC 的大作中提到: 】
: 1.70%可远远不够啊。
: 2.我司现在做的AI具体落地应用的标准是:在某个工艺段或者操作,能做好99.9%的准确率,或者说
: 能做到使用了AI,就可以基本抛开人,不然人工再介入效率更低。
: 3.您看前几年语音输入法,在80%以下的时候都没有人用,大数据训练后,实验室评测到95%以上,大家
: 才开始使用。虽然也经常以为语音输入法社死。
: 4.天朝在会诊制贯彻的很不错,发挥大家集体智慧。
来自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
FROM 222.129.52.*
数据绝对大的时候,一切皆有可能
不过首先病历标准化就是一个专题。。。
有时候你觉得不重要的信息,可能也需要数字化
以前听一个讲座,说病人资料里的邮编有时候和治愈率很相关
因为代表了富人区穷人区。。。
所以就是这方面水太深了,一不小心就掉坑里了
【 在 candyrao 的大作中提到: 】
: 脉象如果太复杂,那处方和开药方案呢?毕竟你说的这些属于望闻问切判断病症范畴,能不能通过机器人确定有什么,再通过医生确定这是什么病症?然后病确诊了,机器人拉出药方清单和几种治疗方案,联合治疗,总之我感觉医生的医学知识记忆储备绝对没有机器那么全面,但是医生对于学过的东西都是有印象的,这时候有个啥都知道机器人,不是很好吗?
: 来自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
FROM 223.72.72.*
嗯。
除了数据、标准,需求或者技术条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 在 candyrao 的大作中提到: 】
: Ai的产品设计有问题,我感觉现在的Ai产品确实还有点原始,不过可能还是要慢慢发展吧,毕竟算是新兴产业。理论上来说,只要数据量足够和标准清晰,Ai都能很智能得出各种判断。现在第一个问题是数据量不够,第二个问题是标准模糊……这就是需要慢慢解决的问题。
: 来自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
FROM 111.18.168.*
菜统一标准太简单了,你说的口味不一样,比如同一个菜,几种标准都可以定,一个菜甚至可以定几十种口味,不在于标准多不多,而在于没有标准。
中医同理啊,可以制度多种标准,阴虚什么方案可能不是一种,可以十种八种啊,只要有这样的标准就行了。最终医生根据经验选择和对比确定最终方案,这不是很好用吗?医生的记忆是有极限的,机器没有啊。
【 在 MayouHappy 的大作中提到: 】
: 除了颜糖还有火候
: 有的有机器了,比如和面
: 简单的可以,比如空气炸锅
: 但是全面替代人的操作不太可能
: 每个人的口味也无法统一
: 因为在中医看来人和人是有差别的
: 体湿度、阳虚、阴虚的程度不一样
来自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
FROM 222.129.52.*
那是电影设计……
【 在 MayouHappy 的大作中提到: 】
: 异星灾变里有一幕是ai手术台
: 女主角怀上异型的胚胎
: 她就在手术台输入自己血型还是什么基本数据
: 就躺在手术台上
: 手术台就在她腹部激光操作
: 把胚胎取出来了
来自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
FROM 222.129.52.*
哈哈哈哈,笑死了
【 在 SmartIC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有内涵啊..........
: 哈哈哈。[img=https://static.mysmth.net/nForum/att/Bull/1834968/372/middle]
来自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
FROM 222.129.52.*
结合肯定是正确道路,但是怎么结合是最好的还没摸到正确门路,所以很别扭!
【 在 SmartIC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啊 ,人体太复杂了,虽然Doctor-X中描述的有点夸张,但人体差异还是很大的。
来自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
FROM 222.129.52.*
唉,确实也是,我感觉标准化有时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利益纠葛。
比如某药想上架之类……医生想多开药……
【 在 soncy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据绝对大的时候,一切皆有可能
: 不过首先病历标准化就是一个专题。。。
: 有时候你觉得不重要的信息,可能也需要数字化
: 以前听一个讲座,说病人资料里的邮编有时候和治愈率很相关
: 因为代表了富人区穷人区。。。
:
: 所以就是这方面水太深了,一不小心就掉坑里了
来自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
FROM 222.129.52.*
有可能
医生可能也挺害怕AI砸自己饭碗的吧。。。
还有以前听一个院士级医生讲座,80多了
特别有名的那种人
他已经到了玄学阶段了
反复说意念就可以治病
不知道是不是见多了奇迹还是年纪大了脑子不好使了
【 在 candyr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唉,确实也是,我感觉标准化有时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利益纠葛。
: 比如某药想上架之类……医生想多开药……
: 来自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
FROM 223.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