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对心理学的一些理解
也说得挺好的
不是所有欲求都能被满足
【 在 fadels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买卖,哪来的伤害
--
修改:ying2021 FROM 218.67.252.*
FROM 218.67.252.*
B,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脑子中的那个计算系统,我们的决策中心,我们喜怒哀乐的根源
凡此种种,各种名称,都代表了B
B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看到前面一些同学的反馈,我试着用最简单,用你们知道的概念做一些类比来解释这件事
B是训练出来的
人的主题是“活下去”,当一个人从出生之后,它就穷尽一切办法试图活下去
围绕着这个活字,他就开始了他的训练的旅程
他为了吃,哭闹不堪
但是当他再大一点的时候,他如果为了想要吃糖哭闹不堪,他爸爸妈妈会拒绝他的请求,并且开始灌输一些道理给到他
但是他听不懂那些道理的,但是他知道了糖是吃不到了
所以他决定继续哭闹,但是还是要不到糖
如果爸爸妈妈为他的无理取闹吼他,那他的B就得到了一些训练
他得到了一些可能的逻辑是:
1. 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拿到的,即使是哭闹也不一定能够取得
2. 在某些事情上哭闹有可能会取得一些不良后果(被人吼,甚至挨揍)
他有时候无意中做了一些事情,比如他帮忙把尿包扔到垃圾桶里面去了,然后爸爸妈妈非常高兴
奖励了他一块糖
然后他的B又得到一些训练,得出的可能逻辑是
1. 扔尿包这个事情有好处
2. 哭闹得不到糖,但是还要其他方法得到糖
然后他试着把还没有用过的尿片也扔到垃圾桶,试图来获得糖
当然结果不好
他就这样一步步学会了他的人生策略,不断的得到了他的B
所以,心理咨询经常性的从你的童年入手
不一定是童年时所有问题的根源
而是因为童年是绝大多数问题的根源
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B的训练过程中
童年占的权重,占的优势实在太大了
为啥?
因为童年时候太白纸了,没有什么影响因子,而童年的生活影响因子很大,以至于整个成年都在重复童年习得的那些模式
这些模式就是B
大家都知道了,不是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童话般幸福的
所以各有各的问题,即使表面上看起来如诗般美丽的童年,也不一定如表象看起来那样
这里面潜藏着无数的问题与可能性
(待续)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C是什么?C是感受啊
: 感受是什么?
: 感受就是感受啊,感受就是喜怒哀乐
: ...................
--
FROM 113.88.14.*
老王的欲求一直没得到满足
【 在 ying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说得挺好的
: 不是所有欲求都能被满足
:
--
FROM 113.126.35.*
所以今天诸位的问题,绝大多数都可以追溯到童年的B
那些模式的训练结果是如此的深刻,那些奖惩模式给我们的心理安慰,安全感是如此的深刻
以至于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重复那种模式,直到死亡
只有极个别的人可能知道自己在重复某种模式,但是也无力改变
无力改变的原因说起来那可真是一个惨惨惨字
还有一些人是改变了自己的模式的,因为童年获得的那些模式引起了太大的不适感了
这些不适感成为了改变的契机
但是改变不一定如众位想的那样,如诗如画一样美丽
这里面伴随着死亡
但是咨询师们一旦有暗示,你当下遇到的问题可能是你童年遇到的问题的时候
很多人都会觉着不舒服
他们的感受是:收起你们那套伪科学吧,别什么事情都往童年扯,我童年好的很呢
原因是什么呢?
我猜想的原因可能是:如果承认一个人的童年不太好,就等于承认他的原生家庭有问题,而他这个人是在这样一个不堪的原生家庭中长出来的
那么这个人可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或者这个人是不正常的,不健康的,是有问题的,他的职业生涯,他在婚姻市场上的竞争力都可能需要降级
他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就应该降级
在对心理咨询师不太了解,对他们保密工作做的是否足够好的情况下
这样的不舒服,不安全的感觉总是会发生的
当然这只是我猜测的一个原因
如果有同学对于这样的一套理论模型不认同,可以讲出他们的质疑,讲出他们认为的模式
(待续)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B,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脑子中的那个计算系统,我们的决策中心,我们喜怒哀乐的根源
: 凡此种种,各种名称,都代表了B
: B是怎么形成的呢?
: ...................
--
FROM 113.88.14.*
B是被训练出来的
越是早期的训练影响越大
因为那个时候是白纸一张
沾着黑黑墨汁的笔在一张白纸上留下的印记直透纸背
后面岁月的涂抹,怎么也无法擦掉原先的那些印记
所以在你早期执笔的那个人是谁?
当然是与你最亲近的抚养人啦,你妈妈,或者你爸爸
当然也或者是你姥姥,奶奶都有可能
这些人对你的影响比后世任何人对你的影响都要深远
这个人可不一定需要有多少知识,就能给你一个好的B
知识有的时候反而是负作用
他们心理学上面把你的早期抚养人和你之间的互动,然后形成你的早期B的过程
叫做早期客体关系
这是训练B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决定了一切,当然几乎是一切
记住,我说了是几乎一切
这里面留下了一些很小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非常小
但是意义也非常重大
这些极小的可能性是和独立意志相关的
马上大家要开始进入到独立意志讨论中去吗?
我劝大家悠着点,慢慢来,不要那么过于着急
(待续)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今天诸位的问题,绝大多数都可以追溯到童年的B
: 那些模式的训练结果是如此的深刻,那些奖惩模式给我们的心理安慰,安全感是如此的深刻
: 以至于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重复那种模式,直到死亡
: ...................
--
修改:TimeAndRiver FROM 113.88.14.*
FROM 113.88.14.*
容我休息一下
(待续)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B是被训练出来的
: 越是早期的训练影响越大
: 因为那个时候是白纸一张
: ...................
--
FROM 113.88.14.*
心理学不是主观学科,而是客观学科
人的心理和情感反应,和从小到大,特别是小时候的经历有关,如果把人比成一台电脑,如何运行,如何反应,和他装的系统有关。这个反应系统就是他的经历,包括社会的家庭的和课堂的教化。
什么时候安全,什么时候愉悦,什么时候疼痛,什么自卑,什么时候紧张,什么时候愤怒,都有固定的反应路径和反应条件。体内的各种激素和一些指标是系数,反应路径是基础。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促成我写这一篇,当然也有可能是一个系列文章的原因是Talker说的一番话
: 关于人的社会价值的说法
: 99元的玩笑,我一直拿它作为一个梗,来调笑大家
: ...................
--
FROM 113.126.35.*
它用的是主观的形式,表达的是客观的科学
我们人类整体的都太自以为是了
就像哥白尼时代,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样的认知,那是人类自己把自己看做中心
看做神性的原因
人其实是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机器
这就是我常说的人的机器论
这会激起一些人的不满意
如果他们不满意,那只是他们在想着地球是宇宙中心这件事
他们想着人类是万物之灵这件事
没有一个种族会自我否定自己的
【 在 fadels 的大作中提到: 】
: 心理学不是主观学科,而是客观学科
: 人的心理和情感反应,和从小到大,特别是小时候的经历有关,如果把人比成一台电脑,如何运行,如何反应,和他装的系统有关。这个反应系统就是他的经历,包括社会的家庭的和课堂的教化。
: 什么时候安全,什么时候愉悦,什么时候疼痛,什么自卑,什么时候紧张,什么时候愤怒,都有固定的反应路径和反应条件。体内的各种激素和一些指标是系数,反应路径是基础。
--
FROM 113.88.14.*
我不急。。。
【 在 fadels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王的欲求一直没得到满足
: :
--
FROM 218.67.252.*
为什么要讨论独立意志?
我希望大家不要往哲学上面扯
那很容易假大空,很容易就陷入了引经据典,进行概念式的假大空炫耀过程中去
我们的生存模式已经决定了,来自于我们早期的B
那么我们自己又是谁?
我们都是在重复我们早期抚养人给到我们的训练,那些训练产生的模式中去
那我们又是谁?
我们具备我们独立的特殊的原创的部分吗?
嗯,我还是举一个例子吧
假设对于某件事,你可以选择左也可以选择右
然后你知道了你经常选择左的原因,我说的是核心的原因是什么的时候
你觉着你不能再被早期B影响,你要凸显你的个人意志,凸显你的独立意志的时候到了
下次遇到那件事的时候,你选择了右
请问你选择了右是否属于独立意志?
很可悲的告诉大家,这不属于独立意志,这属于反向式认同
因为你为了表达你对早期B的影响的反抗,所以你选择了右
那么其实你还是被困在了早期B的影响中去了
这不仅不是独立意志,这是更深层的被控制住了,是更深层的独立意志的丧失
真正的独立意志是什么呢?
我认为是你知道你选择左的原因之后,你有一全新的价值观,来决定你选择左还是右,而这样的选择不再受到原先的早期B的影响
所以那套全新的价值观是否能够建立,决定了你的独立意志是否存在
而全新的价值观是否像抓起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起来一样不可能?
这个话题,那就非常的深刻与庞大了
(待续)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容我休息一下
: (待续)
--
FROM 113.8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