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国经济当下面临的几个重要问题
比如发钱
中国居民有存款,发钱未必有效果。而且财政有钱吗?
欧美现在的财政赤字货币化,可能后患无穷的。
这在传统经济学框架中是不被接受的,认为必然产生通胀。现在欧美到底怎么样,感觉还要再看几年吧。
美国当时是不得不发钱,居民存款太低,疫情不发钱可能就乱了。
澳门啥的那人家政府财政真的有钱。
政策都有很多可能风险,只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中国没到那一步,自然不愿意冒风险。你觉得中国政府开始依靠发行货币来支持财政,对大家真是好事?
而且你学过经济学你就该知道
居民减税也好,发钱也好,刺激需求都要通过总消费带动。但是如果居民消费倾向很低,这个乘数会很低。比如中国很多居民,明明几十万存款不消费,你发钱他就消费了?
相比而言,投资乘数要大得多,因为投资本身就是总需求,直接创造就业了。
你学过经济学,知道各国不管理论还是实际,政府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的差异问题吧。
奥巴马也好,特朗普也好,
前几年为了拉动经济,
都要求推出政府支出计划,理由也是这个。比减税拉动经济效果好。
【 在 aserose 的大作中提到: 】
: 经济治理当然需要专业性。
: 发钱,中小企业补贴,什么大规模搞社会保障,这些不是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首先提出来的,而是由经济学家提出,并在诸多国家实践的。
:
: ...................
--
FROM 223.72.42.*
我们从来没有说过只靠国有企业
如果你真的了解政策
这些年如果从信贷,从税收,各方面对中小私营企业的待遇,比以前好了很多
国企私企待遇差异是在接近,而不是扩大。
当然市场变差
私企表现冲击更大这是周期问题。
至于你说的信心
或者更深层次的制度等
这个没有办法
我们就是社会主义国家
但我们也强调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即便没有这些
所谓动物精神,信心变化一样带来经济周期
这无法避免
至于信心,89年我们都能发展过来
有市场有法律有政治稳定,就有经济发展
【 在 aseros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们天真地以为,光靠国有企业就可以了。真实那样的话,改开就不需要存在了。
: 信心建立起来需要很长时间,破坏却只需要很短时间。呜呼哀哉!
:
--
FROM 223.72.42.*
你说的问题没错。
地产是很大问题,现在金融危机大部分从地产市场开始,之后全面经济危机
不管是30年代大衰退还是08大危机,基本都是如此
周期往往是债务周期,这个观点我很认可。所以很多难以完全避免。
而且还有个大问题,土地财政转型,财政怎么办。
地缘政治也是,而且不可能好转。因为这个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中国继续发展,必然动欧美奶酪。是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重构。
继续走下去,困难比以前多得多。
但是我们要有信心啊。
而且现阶段,我觉得我们需要比较强权的zf
,带领我们全球竞争中,能够集中优势,发展一些产业,
这一波只要能扛过去
我们下一代,下两代,我们就能进入高收入国家了。
【 在 aserose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去年由于疫情GDP增速只有3%的背景下,今年结束了疫情管控,政府将GDP增速目标只设定为5%,两年复合增长率只有4%。这预示着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了新常态,也就是中速增长。虽然今年完成5%目标的几率很大,但民众感知到的温度甚至不如2020-2022年。当下中国面临诸多问题,在我看来,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有这些。
: 1. 房地产问题
: 中国房地产销售在2021年创下了18亿平方米和18万亿销售额的历史新高后,迅速回落,2022年销售面积只有13.3亿平方米,预计今年会进一步下降到11亿平方米,而实际上的开工面积远小于此,因此大幅拉低了整体的投资增速。
: ...................
--
修改:luckyllh FROM 223.72.42.*
FROM 223.72.42.*
原创吗?写的很好,点赞?我记得温总说过,GDP增长不能低于8%,否则会出现失业,原来我还不理解,现在我理解了温总出台四万亿的苦衷
【 在 aserose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去年由于疫情GDP增速只有3%的背景下,今年结束了疫情管控,政府将GDP增速目标只设定为5%,两年复合增长率只有4%。这预示着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了新常态,也就是中速增长。虽然今年完成5%目标的几率很大,但民众感知到的温度甚至不如2020-2022年。当下中国面临诸多问题,在我看来,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有这些。
: 1. 房地产问题
: 中国房地产销售在2021年创下了18亿平方米和18万亿销售额的历史新高后,迅速回落,2022年销售面积只有13.3亿平方米,预计今年会进一步下降到11亿平方米,而实际上的开工面积远小于此,因此大幅拉低了整体的投资增速。
: ...................
--
FROM 117.136.57.*
赞同你说的政策稳定和法治化。减少贫富差距,提倡共同富裕是对的,可以学习欧洲的做法,采用税收工具或正规行政手段来实现。我最反感的是动不动就采用网曝的形式搞臭资本家,搞的马云等心寒。资本家犯法了,可以法律或行政法规处罚,不应该网络搞臭
【 在 luckyll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从来没有说过只靠国有企业
: 如果你真的了解政策
: 这些年如果从信贷,从税收,各方面对中小私营企业的待遇,比以前好了很多
: ...................
--
修改:kixunkao FROM 117.136.57.*
FROM 117.136.57.*
有个自媒体叫老蛮频道的
号称也在体制内混饭吃
只用国家统计局的各部门官方数据
给出的今年一至九月GDP数据是-1.65 ~ -2.89%
【 在 aserose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在去年由于疫情GDP增速只有3%的背景下,今年结束了疫情管控,政府将GDP增速目标只设定为5%,两年复合增长率只有4%。这预示着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了新常态,也就是中速增长。虽然今年完成5%目标的几率很大,但民众感知到的温度甚至不如2020-2022年。当下中国面临诸多问题,在我看来,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有这些。
:
: 1. 房地产问题
:
--
FROM 61.171.38.*
虚妄不实的声望通过互联网建立起来 通过互联网戳破泡影也很正常
拥有者即是被拥有
【 在 kixunkao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同你说的政策稳定和法治化。减少贫富差距,提倡共同富裕是对的,可以学习欧洲的做法,采用税收工具或正规行政手段来实现。我最反感的是动不动就采用网曝的形式搞臭资本家,搞的马云等心寒。资本家犯法了,可以法律或行政法规处罚,不应该网络搞臭
--
FROM 218.68.224.*
有个观点:
中国不放水和美国加息是在互相捅刀,看谁先扛不住。
扛不住的那方后面基本就是下坡路一条了。
【 在 aseros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一直赞同给民众发钱,但是政府官员都更倾向于刺激投资。
: 期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如果直接发钱,没办法拔毛。刺激投资的话,每个层级的官员都可以通过寻租的方式拔毛。
:
--
FROM 182.138.162.*
不应具有的信心早日戳破可以更符合客观现实地进行发展
【 在 qtpr 的大作中提到: 】
: 防疫期间一些地方只保“规上企业”的生产,不少中小企业被坑惨了。有过这类惨空经历,民间投资的信心短时间很难回复。
:
--
FROM 218.68.224.*
马云毕竟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还是有功劳的,他的故事也是很励志的。但是他如果违法违规,就用法律和行政规定处罚,而不应该否定他的一切,在网上搞臭
【 在 ying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虚妄不实的声望通过互联网建立起来 通过互联网戳破泡影也很正常
: 拥有者即是被拥有
:
--
FROM 117.13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