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萝卜医生大家同意吗
AI只能从已知的数据学习,不能处理未知。对全局判断和优化的能力也弱于人。至少从目前的模型看与几十年前没啥大的改进。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什么不敢的,也要看什么大病。
: 而且AI误诊的概率远小于医生。
: 精确操作本来就是AI的强项。
: ...................
--
FROM 223.104.40.*
不冲突啊。
肯定必须保留顶端的医生,没人否认这个。
【 在 strongcore 的大作中提到: 】
: AI只能从已知的数据学习,不能处理未知。对全局判断和优化的能力也弱于人。至少从目前的模型看与几十年前没啥大的改进。
:
--
FROM 125.69.147.*
不同意
也不是政策的问题,主要应该还是疾病复杂性的问题
当然如果是诊断明确的轻感冒,找机器自助开药
这样可以
【 在 randm 的大作中提到: 】
: rt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14.246.237.*
太幼稚太天真。。AI不是天上蹦下来的,也是人开发出来的,只要是人参与,就是可以改变的,没准AI开药比人开药更狠呢,每次开完西药就自动在待选框里匹配100%的中药量。
【 在 luckyllh 的大作中提到: 】
: 然而事实是
: 对于大部分医院的医生
: ai替代后
: ...................
--
FROM 124.17.26.*
最简单的例子
一个人心率160了,怎么诊断?用药吗?
是心动过速、猝死前兆、剧烈运动、高原反应还是看到了喜欢的姑娘?
要不要先来十张调查问卷,把问题答完了,好让萝卜医生明确诊断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幼稚太天真。。AI不是天上蹦下来的,也是人开发出来的,只要是人参与,就是可以改变的,没准AI开药比人开药更狠呢,每次开完西药就自动在待选框里匹配100%的中药量。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14.246.237.*
AI目前只适用于互联网问诊,并且病人对自己的病情已经有了一些判断的,类似现在的京东互联网医院,基本上就是方便开药的,因为没法走医保,所以也就无可无不可,一旦走医保就动了大蛋糕了。
【 在 kekesilly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简单的例子
: 一个人心率160了,怎么诊断?用药吗?
: 是心动过速、猝死前兆、剧烈运动、高原反应还是看到了喜欢的姑娘?
: ...................
--
FROM 124.17.26.*
那就是聊胜于无的那种看病了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AI目前只适用于互联网问诊,并且病人对自己的病情已经有了一些判断的,类似现在的京东互联网医院,基本上就是方便开药的,因为没法走医保,所以也就无可无不可,一旦走医保就动了大蛋糕了。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14.246.237.*
医生也不是只根据心率这一个指标判断病症的啊。
AI完全可以和医生一样,根据多个指标来精准化。
如果已有的指标数值都无法判定,
就意味着可能出现新的病症了,
这时候引入人工就可以了。
【 在 kekesilly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简单的例子
: 一个人心率160了,怎么诊断?用药吗?
: 是心动过速、猝死前兆、剧烈运动、高原反应还是看到了喜欢的姑娘?
: ...................
--
FROM 125.69.147.*
头疼脑热拉肚子之类的病
真涉及到内脏的或者内分泌的,我是不放心交给一个机器人。
【 在 kekesilly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就是聊胜于无的那种看病了
:
: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3.104.40.*
这是两个问题。
一个是能不能用AI替代,
另一个是模型参数的设定。
类似的例子:
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制度的人。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幼稚太天真。。AI不是天上蹦下来的,也是人开发出来的,只要是人参与,就是可以改变的,没准AI开药比人开药更狠呢,每次开完西药就自动在待选框里匹配100%的中药量。
:
--
FROM 125.69.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