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转载,但其实也是我和董事长经常说的话,我说的是效率至上主义,但意思大致相同
拉康说,人的欲望是大他者的欲望。
在晚期资本主义的功绩秩序中,这一命题被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极端形态,它强迫主体相信只要努力就能获得相应回报,将欲望异化为符号界的可计算单元。
痛苦成了意识形态的快感,主体通过承受符合社会期待的痛苦获得某种满足,996、熬夜刷题、工作间歇考证、学一门新语言…人在这种自我剥削中体验到诡异的自由感,这正是拉康所说的剩余享乐——一种痛苦的过度。
所以在功绩社会中沉迷上进,是自欺,是对人生最大的作弊。因为你忽略了自己真实的欲望和感受,并假装不在乎。
功绩主义的快感,是快感的赝品。成功者享受的快感并非真正的自由或幸福,而是一种被允许的快乐、一种自我剥削后的奖赏。
真正的快感,正是在日常深处,寻常风景里的色彩、情绪和节奏,才是填满存在主义空洞实在物。就像梵高在书信集提到他的所见:
“从那幅海景的草稿中你可以看到,有一种金黄色的、柔软的感觉,而在林中,有一种更清醒、严肃的情绪。此生能感受到这种美,我深感欣慰”
人生是关于瞬间的乐园。那些你与真实世界发声链接的每一瞬,都是你成为你自己的原因。
走出赛博世界,走进日常深处,去见让你深感欣慰的美吧。
--
FROM 111.3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