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阅读赏析题,感受和答案完全相反
那不是
正常的逻辑啊
真顾及为啥要说呢?
这话无论怎么说,都是得罪人的
显然大声说更合理
【 在 starw (化缘道人~~相忘于江湖)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能是宫斗剧看多了
--
FROM 219.236.127.253
好奇你这个奥数好的理科男,怎么语文悟性这么厉害
我家初一娃,语文完败,阅读理解完全get不到点
我觉得是缺乏广泛的阅读,深刻的思考
没有历练,怎么会有领悟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面我说了
: 这就算是悟性啊
: 如果真顾及,不会说的
: ...................
--
FROM 106.120.73.*
一个是多读
一个就是我说的
可以适当看看电视剧
比如对比一下老三国电视剧和小说三国演义
看看该怎么曰,原文一句操曰,再看看电视里曹操怎么曰的
【 在 carrotjenny (辛勤养猪的日子)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奇你这个奥数好的理科男,怎么语文悟性这么厉害
: 我家初一娃,语文完败,阅读理解完全get不到点
: 我觉得是缺乏广泛的阅读,深刻的思考
: ...................
--
FROM 219.236.127.253
鲍国安那个版本?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是多读
: 一个就是我说的
: 可以适当看看电视剧
: ...................
--
FROM 106.120.73.*
对的
央视四大名著电视剧都可以看看
原著写的都很简单,比如什么行者道,就红楼麻烦点,有时候写个笑着说
看看演员如何表现的
【 在 carrotjenny (辛勤养猪的日子) 的大作中提到: 】
: 鲍国安那个版本?
--
FROM 219.236.127.253
这是他的智力水平问题,不是家长的问题。三年级以前,题目让干啥就干啥是正常的。
三年级以后,智力应该足以明白考试得分是目的,揣摩出题人的意图是智力发育到这个
阶段的正常结果。做不到,就会吃亏,人都是在不断反馈中进步的。我们高中考试,看
到有疑惑的题目,是北京来的洋气老师出的,还是下面乡中来的土气老师出的题,是要
考虑进去的。
【 在 watson () 的大作中提到: 】
: 初一统考,“未若柳絮因风起”中“未若”应如何朗读,结合人物特点分析。
: 答案:重读,速度稍慢,把谢道韫内心的自信从容表现出来。
: 娃:轻读,第一,谢道韫是女孩子,回答问题有羞怯之感;第二,谢道韫在前面男孩之后回答,比他更好的答案,顾及前面人的感受,不宜大声否定前者。(孩子口述,大概这两点)
: ...................
--
FROM 77.21.147.*
这种题怎么会有标准答案呢?这是世说新语的一个故事,记录的前人的事情,除非在场的人,没人知道当时谢才女到底是大声还是低声说的吧?所以我个人觉得只要言之有理,比如楼主女儿的分析,逻辑闭环,都没有问题,就像是每个人拿到同一个剧本,诠释角色都不一样吧
--
FROM 222.128.92.*
有林下风气风气,可以解为能一个人往树林里钻?
【 在 Lcsccc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真的,这你得跟贵娃说清楚谢道韫当年到底是怎么读的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出题老师认为谢道韫是怎么读的。
:
: 这段文字是宣扬才女的,表达裙钗不让须眉,侄女之诗才更在侄子之上的意思。当然也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突出谢安教子/女有方,子弟才能畅所欲言。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4,5」
--
FROM 61.149.220.*
我认为古代七字的诗句大都先抑后扬,所以这七字后面应是越读越重。但鉴于谢道韫需要在人众里大声回答才能引起注意,所以应是:先重读,再而特么加重读。也就是用喊的!
有同意的么
--
修改:oldgirl FROM 183.159.58.*
FROM 183.159.58.*
最后那句是骂人的,女人爱钻小树林,跟现在说是公交车一个意思。
【 在 Lcsccc (大海巨浸,含蓄深远|踏雪无痕)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真的,这你得跟贵娃说清楚谢道韫当年到底是怎么读的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出题老师认为谢道韫是怎么读的。
: 这段文字是宣扬才女的,表达裙钗不让须眉,侄女之诗才更在侄子之上的意思。当然也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突出谢安教子/女有方,子弟才能畅所欲言。
: 出题老师显然认为才女谢道韫没把谢朗放在眼里,所以读得重且慢,何止自信从容,说不定还朝他哥哥翻了个白眼,比了个“耶”!
: ...................
--
FROM 77.2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