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国式家长的教育,该打还得打
国外也打孩子的,我一个外教说的
--
FROM 222.129.135.*
举2个例子。
你觉得今天天气很好,建议孩子出去远足,孩子说我想在家里打1天游戏,不去远足。
你怎么办?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孩子油盐不进,口干舌燥说了一上午,然后呢?
又比如,你打算今天晚上出去吃饭,全家都同意了,都安排好了。
下午的时候,孩子作业没写完,你说了他两句。
他一怒,宣布晚上不去吃饭了。你怎么办?
当然可以说,如果家长长期以来,以身作则,三观正。
孩子就会合情合理。
理想状况是这样。
但是大多数家长做不到,况且还有叛逆期。
【 在 xiaoding0326 的大作中提到: 】
: 个人的观点是
: 1、良好的引导。目标是三观正,是非分明,知道严格要求自己
: 2、是家长的榜样和示范。这某些方面也算是引导的一部分,单独来说就是服与不服的一个关键点
: ...................
--
FROM 122.9.80.*
因为从小可以让孩子体会体育的快乐,打是没有用的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举2个例子。
: 你觉得今天天气很好,建议孩子出去远足,孩子说我想在家里打1天游戏,不去远足。
: 你怎么办?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孩子油盐不进,口干舌燥说了一上午,然后呢?
: ...................
--
FROM 223.104.41.*
说了半天都不说下孩子的年龄。
妈妈教育孩子有个很大的弊端,妈妈更具有普遍性,就是妈妈介入太深,把控欲望太强。
孩子初具叛逆意识的时候,和妈妈的对抗更强。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说2个真事。
: 1.某单亲妈妈带孩子读书,结果孩子不待见她。当时我们去她家里作客。老妈说着说着,当我们面哭了。
: 我们也没法说啥。一会儿我在另一个屋子里,她孩子刚好走进来,看到我。
: ...................
--
FROM 221.223.192.*
初中。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了半天都不说下孩子的年龄。
: 妈妈教育孩子有个很大的弊端,妈妈更具有普遍性,就是妈妈介入太深,把控欲望太强。
: 孩子初具叛逆意识的时候,和妈妈的对抗更强。
: ...................
--
FROM 122.9.80.*
目测楼主是男生,而且不怎么亲自带孩子。看起来很有想法,实际操作大概率除了揍没做过别的惩罚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说2个真事。
: 1.某单亲妈妈带孩子读书,结果孩子不待见她。当时我们去她家里作客。老妈说着说着,当我们面哭了。
: 我们也没法说啥。一会儿我在另一个屋子里,她孩子刚好走进来,看到我。
: 我意味深长的看着他。她儿子“冷静”的对我说:“我妈拿我没办法”。
: 2.某老妈和老公异地,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114.245.219.*
教育关键在于引导,指导孩子过上美好的人生。大人要以身作则,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鸡娃比较狠的一般是妈妈,女的管事情容易太细,孩子也是人,是需要独立空间生长的,管的太多,太细容易适得其反。爱是包容爱是恒久忍耐。多给点孩子足够的爱与关注,他们会反馈给你足够的回报。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说2个真事。
: 1.某单亲妈妈带孩子读书,结果孩子不待见她。当时我们去她家里作客。老妈说着说着,当我们面哭了。
: 我们也没法说啥。一会儿我在另一个屋子里,她孩子刚好走进来,看到我。
: 我意味深长的看着他。她儿子“冷静”的对我说:“我妈拿我没办法”。
: 2.某老妈和老公异地,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HMA-AL00」
--
修改:rdfz FROM 221.216.116.*
FROM 221.216.116.*
首先,没有“建议”去远足者一说,就是决定去远足,孩子的监护人是我,我就应该决定他的日常,有商量的余地?
其次,家庭的集体活动不参加,这种念头就不应该存在在孩子的脑子里,这是上幼儿园之前就该确定的观念。
再其次,“打游戏一天”,这是不可能的,能放纵孩子打游戏去代替户外活动就已经是一定程度上的教育失败了,非要强调以及确定这个失败的话,就是加上一个不设时间限制(或者说是一整天这种无节制的长时间段)
真是家庭教育走到了者一步,很多家长就说“只能揍了”,但话说回来,真到了这个地步,揍有用?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举2个例子。
: 你觉得今天天气很好,建议孩子出去远足,孩子说我想在家里打1天游戏,不去远足。
: 你怎么办?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孩子油盐不进,口干舌燥说了一上午,然后呢?
: ...................
--
FROM 36.161.111.*
你这观点太极端了
娃也是个人,不是你的附属品。你是他的监护人,监督与保护,不是所有者
什么叫你决定他的日常?他有自己的权利
【 在 xiaoding0326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没有“建议”去远足者一说,就是决定去远足,孩子的监护人是我,我就应该决定他的日常,有商量的余地?
: 其次,家庭的集体活动不参加,这种念头就不应该存在在孩子的脑子里,这是上幼儿园之前就该确定的观念。
: 再其次,“打游戏一天”,这是不可能的,能放纵孩子打游戏去代替户外活动就已经是一定程度上的教育失败了,非要强调以及确定这个失败的话,就是加上一个不设时间限制(或者说是一整天这种无节制的长时间段)
: ...................
--
FROM 123.114.94.*
娃有个p的权利。
当然,不是说法律规定的那些,什么受教育的权利、安全生存的权利那些。
说的就是家庭角色里的“权利”,重申一遍:这方面娃有个p的权利。
理想:家长提供一日三餐,吃饱穿暖睡舒服交学费,剩下的孩子做主?无非是娃和家长博弈。
不少家庭是那种假惺惺(这个词有贬义,没错,就是贬义)的商量式民主,这个让娃决定,那个让娃做主,真正有冲突的时候怎么办?还不是矛盾升级,打一顿?
其结果是什么?1娃屈服,或者暂时屈服,按家长的决策来。2,家长屈服,几轮下来,宣布家庭教育失败。借口是叛逆。
--
FROM 36.16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