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总感觉数学题娃就是在模仿,缺乏深入思考能力
按照你这个围棋标准,我们确实达标了,1年半业2,但是业2后也确实缺练,没有更进一段
但是跟那些我见过的顶级牛蛙比,似乎也确实不够深入思考
所以我很想知道那些早培和清创的娃们小时候做题是不是需要锻炼深入思考的能力,需要怎么练习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正原因很可能就是思维习惯问题,不要讳疾忌医。
: 围棋有两条腿:棋力(计算力)和棋感(选择逻辑)
: 棋感好就是有灵性,即使棋力弱,也能快速逼近业2,之后随着提升棋力而继续升段。
: ...................
--
修改:walalala FROM 124.127.9.*
FROM 124.127.9.*
娃有四种类型:
一类娃触类旁通,不论题型千变万化,都能转化成已经会的题型,或者通过已有知识另辟蹊径解决。这类娃将来可以冲击清北。
二类娃就是楼主家这样的,模仿能力强,讲过的题型都能做对。这类娃如果勤奋认真能考上211、985。
三类娃是同样的题型,变个叙述方式、换个数就不会做了,甚至看不出是相同的题型,这类人比例最高,双非本科里大多是这类学生。
四类娃哪怕考试考一模一样的原题都不一定能做对。这类娃就是中考被分流的那批人。
--
FROM 123.124.147.*
模仿是正常的,孩子需要在模仿中体会。关键是有体会、动脑筋自己琢磨,如果没有这一步,就难以做到触类旁通。培养孩子耐心、静心和思考能力吧。
--
FROM 223.104.41.*
我娃在4下时,UC集训队选拔测试因被举报而取消,疫情原因长期班也改网课,于是我娃就跳槽去了某小机构的线下集训队。
在这儿,接触2个印象深刻的同学,和我娃占据前3名。
第一名比我娃大几个月,第二名比我娃小7个月,我娃第3名,其它同学要弱一个档,报班都在2个以上,我娃磨合一段时间后就放弃了小优长期班。班上有一个从美国回来的同学,好像报了三四个班,另外还有其它班,妈妈很鸡,想冲早培及小强点招。
升5年级的时候,这个班取消,班上前3名就都跳级到6年级的集训队了,6年级的同学都是竞赛刷下来的,但水平不弱,后来确定的是大多都被小强点招了,应该也有失败的没去关注。
一块儿升班的:
第一名积极活跃,社交欲强,竞争欲强,自鸡,语文、英语都强,这个后来考上了早培。
第二名年纪小,过了一段时间跟不上,退出了。我和这个娃的家长聊天,是爸爸,可能没怎么读书,什么都不懂,完全没法和娃交流讨论,朝阳区的,那娃还有一个长期班,主要是娃自己跟着学。当时阶段,年龄差距的劣势是非常显著的,我觉得这个娃其实很厉害,没有家庭规划,8月出生,大概率小奥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当时也完全没有初中奥数的概念,不然肯定建议家长往前看,弃小奥学初中奥数了。
我娃跟住了,而且逐步站位在中等偏下,偶尔有中等偏上的表现,数次单题有前几名的表现。
顶级牛蛙没见过,班上优秀的那些算准牛娃吧,给我的印象就是:思维活跃、反应迅捷,已经有了融合的综合思考能力,自我思维体系已有架构或开始架构了,这些中前部的孩子都挺快乐且享受的。
非常欣赏老师的一句话“不管好坏,先要有一个思维架构”。
户籍及学籍原因,我娃没资格参加早培及点招,跟了1个学期就退出了,那些同学开始初中竞赛类的学习了,我当时没想好,也没概念,其实应该继续跟,那个班氛围很好。
5下是我们的一段迷茫期,6上重回UC,经过测试进了双一非竞赛班,网课,长期看,网课氛围不好,不知道别人水平,没有指引没有竞争。到小升初学完初中数学,感觉小奥是奠定自学基础,快速学完初中数学更有意义,初中校内被降维了,校内再学习高效且轻松。
【 在 walalala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照你这个围棋标准,我们确实达标了,1年半业2,但是业2后也确实缺练,没有更进一段
: 但是跟那些我见过的顶级牛蛙比,似乎也确实不够深入思考
: 所以我很想知道那些早培和清创的娃们小时候做题是不是需要锻炼深入思考的能力,需要怎么练习
--
FROM 221.223.196.*
有道理,谢谢!
【 在 drd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模仿是正常的,孩子需要在模仿中体会。关键是有体会、动脑筋自己琢磨,如果没有这一步,就难以做到触类旁通。培养孩子耐心、静心和思考能力吧。
--
FROM 103.234.21.*
深度思考是天性,当然也可以后天培养,但后天培养估计,小孩子深度思考培养出来,估计半大小子了
【 在 walalala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二,感觉课后做数学题,主要是模仿老师的思路做,老师教过的题型才会做。但是似乎不会深入思考,所以有时候变通的题目不会去更 ...
--
FROM 223.104.40.*
让娃给你讲题,关键点问为什么,一般娃能讲明白就是真明白了。
【 在 walalala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二,感觉课后做数学题,主要是模仿老师的思路做,老师教过的题型才会做。
:
: 但是似乎不会深入思考,所以有时候变通的题目不会去更深入的想和探索;总结下来就是娃只会做类似题型的题,对于新题型不愿意深入思考
:
: 是因为年龄么,还是思考习惯需要改善?应该教会他对每道题都深入思考,认真研究不同思路和做法?
:
: 另外和题目难度有关系么?会不会太难的题目超出了娃现阶段的理解范围就会更多的模仿;
:
: 补充下,因为我们为了图攒课,是跟着大一届上课,所以大概题目难度是四导3星左右,4星就不愿意想了;所以我也在想是不是应该退回原有年级上课;
:
: 另外这个寒假他自己刷了一遍三年级的举一反三,是不是这种模仿也凑合了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218.10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