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小奥是不是直接上方程
你的目的是要个答案还是学个套路还是锻炼思维
想锻炼思维就让孩子自己想,这种想的过程肯定是累的,不累也起不到锻炼的效果
【 在 wjx052333 的大作中提到: 】
:
: 好像传不了图片,题目是这样:
:
: 父亲和女儿的年龄之和是91,当父亲的年龄是女儿现在年龄的2倍的时候,女儿的年龄是父亲现在年龄的1/3,求女儿现在的年龄.
:
#发自zSMTH@V2219A
--
FROM 125.121.72.*
千万别上方程,上了就毁了。小奥应用题本质是学习解题套路和如何识别和套用已知套路,是举一反三。虽然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解,但这就成了举三反一,其实没有培养能力。
--
FROM 36.112.177.*
不过这道题太绕了,可以选做简单一点的
【 在 wjx052333 的大作中提到: 】
:
: 好像传不了图片,题目是这样:
:
: 父亲和女儿的年龄之和是91,当父亲的年龄是女儿现在年龄的2倍的时候,女儿的年龄是父亲现在年龄的1/3,求女儿现在的年龄.
:
#发自zSMTH@V2219A
--
FROM 125.121.72.*
差倍问题,奥数画线段图非常容易。
B一份,A二份-90=一份+30,一份120
【 在 wjx052333 的大作中提到: 】
:
: 大概意思就是,A比B多30,同时给A、B各100,这时候A比B的2倍少90。
: 像这种题,弯弯绕绕的,理解半天,方程一列,一目了然的。
--
FROM 124.16.149.*
小奥是用来锻炼思维的。算数解法往往逻辑链条更长,思维更巧妙,所以锻炼价值大。方程是大杀器,可以把以往很难的题目轻松解开。但是也失去了很多的思考机会。
就像每天跑步5公里,如果给一辆车,那不是更快吗?但是每天开车5公里,锻炼到身体了吗?
【 在 wjx052333 的大作中提到: 】
:
: 昨天看三年级的一个题,第一眼看上去,懵的,除了列方程式,没啥思路。
:
: 老师讲的思路,感觉都是一些技巧。
#发自zSMTH@HD1900
--
FROM 223.104.39.220
感觉方程用在小学会比较得不偿失,一个是固定了思维方式,减少了思考维度,另外计算也更复杂,容易出错
【 在 wjx052333 的大作中提到: 】
: 昨天看三年级的一个题,第一眼看上去,懵的,除了列方程式,没啥思路。
:
: 老师讲的思路,感觉都是一些技巧。
发自「快看水母 于 iPhone XS Max」
--
FROM 101.82.215.*
画线去理解
先不要教方程
画图本身对以后的方程理解也有帮助
【 在 wjx052333 的大作中提到: 】
:
: 大概意思就是,A比B多30,同时给A、B各100,这时候A比B的2倍少90。
: 像这种题,弯弯绕绕的,理解半天,方程一列,一目了然的。
--
FROM 223.166.92.*
画图是个好方法
而且对以后理清数量关系,建立复杂方程有帮助
【 在 zim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 大部分是所谓 的 暗差不变、暗和不变。。。
: 像这道题,就是 差不变。
: 我真问过机构老师
: ...................
--
FROM 223.166.92.*
对于小孩来说,方程很难理解
【 在 sialon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个人感觉比那些弯弯绕绕的技巧更好理解。
--
FROM 111.205.43.*
这种题目,不需要列方程解方程
但是需要用个变量替代帮助梳理思路
这个变量的理解,并不难的。跟小孩幼儿园题目里画的苹果萝卜差不多。
【 在 wjx052333 的大作中提到: 】
:
: 大概意思就是,A比B多30,同时给A、B各100,这时候A比B的2倍少90。
: 像这种题,弯弯绕绕的,理解半天,方程一列,一目了然的。
--
FROM 125.1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