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基本三块:语基、阅读、作文。
感觉校内的教学重点是语基,阅读、作文都是一带而过,尤其作文,练得太少。这两块光指望校内不行,需要家长上手。疫情有点闲,研究了一下阅读和作文,有一点心得。特别阅读孩子最近进步不小。一直想用文字记录一下,无奈太懒。摘要写几句,抛出砖头,看看能不能砸出大神来。
先说阅读,大致研究了黄保余、包君成、花生酥、平哥、张禾强、邵鑫、洪老师这些市面上名声比较大的老师。感受是好多老师公式好用,但是体系太复杂了,孩子学习负担太重。
综合一下,我感觉阅读理解题型基本上是三类:
第一类:客观类(事实类,针对文章选材)。答案都能在原文中找到。其实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英语学科的阅读理解大部分都是这类题目,一般都用“同义思维”解决,特点是答案不能脑补,必须有原文或原文同义词或上位词语做支持。这一类题目初阶的有:概括文章内容、段落大意、解释词语,进阶的有:提炼信息、分析人物形象、分析原因、给文章拟题目(就是高度概括)等等
第二类:主观类(情感观点类,针对文章立意)。主要是文以载道、文以载情。答情感、态度、价值观。特点是文中几乎找不到原词原句,答案需要“脑补”,这一类题目一般在四下五上开始出现。初阶题目:文章主旨、人物情感、词语多重含义、找中心句、分析人物品质等等。进阶的有:“为什么”类题型、补结尾、结合原文或结合实际谈谈类的题型。有一些题目可以考到很难,“事实”和“情感观点”这一对矛盾有时正向考、有时反向考,比如给你一个情感或观点的象征物,需要你列举事实,或者给你一个很具体的事实让你答情感观点。
第三类:鉴赏类(如何通过写作手法,实现从客观到主观的一跃,主要针对文章的结构和语言文字)。主要是分析文章的选材、结构、文字是如何支持文章的主旨的。初阶的题目一般是识别,三四年级就开始了,比如识别过渡句、识别顺叙倒叙、识别修辞、识别描写(外语动心神、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之类)、识别表现手法(象征、对比、欲扬先抑之类),进阶的题目开始要求学生体会作用:描写的作用、修辞的作用、过渡句的作用。初中以后开始放大招,让学生系统地鉴赏文章结构、描写、修辞、表现手法对文章主旨的支持作用。值得一提:看了最近四五年的卷子,初中以后象征和对比在卷子中考得最多。
以上三类题型基本是从易到难,出现的次序也是从小学低年级直到初高中。
假设把客观类题目比作自变量X,主观类题目比作因变量Y,那么第三类题目就是从X到Y的映射f。
显然y = f(x) ,即通过作者的写作手法,实现了从选材到立意的一跃。
解三类题目需要孩子具备那些能力呢?
首先有两个能力是贯穿三类题目的:
理解能力(理解x的能力、理解y的能力、理解f的能力),我觉得需要孩子通过大量阅读来积累。
表述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二三年级之前要通过一定的作文练习让孩子具备初步的表述能力。
其次还有三个能力分别对应三类题目:
提炼概括能力。得刷题
感受能力。得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物品质,还得找到恰当的词表达出来,需要多积累。
判定分析能力。能判定出来文章的结构、描写、修辞、表现手法,分析如何支持文章主旨(需要积累一些套话)。
以上原创,请有见解的家长一同分享交流,若有见笑于大方之处请不吝指出。
--
修改:rational2019 FROM 121.57.33.*
FROM 1.3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