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多识广对小时候来说还是必要的,让小孩体会了更多东西,知道自己喜欢做啥。
到一定的时候,就需要把精力放到一两件事情上走深度,不能再样样浅尝辄止了。学习是lifetime的事情,把握好节凑就行。
练体育的时候,有Long Term Development的框架,会提到小时候的运动项目应该广,然后到一定阶段就应该开始专项训练,身体的不同阶段需要训练哪些能力。学习其实也是类似的,先广后深。每个项目浅尝辄止和过早的职业化奥数训练,都是不合适的。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大娃的教育就是娃妈主导的,就是按照“见多识广”的综合素质培养的,“游学、课外追名师、轮滑、游泳、篮球、架子鼓、钢琴、书法等等”我觉得这也是一种“鸡娃”,然而学了一堆华而不实的肤浅,以致于思维都肤浅了,思维肤浅很容易就掉游戏坑里了,小学在成绩一般的同学眼里是学霸,到初中1年半掉到后20%,再半年逆转到摸到前10%,现在初三,在前10%-25%之间震荡。
: 后悔,所谓的“素质教育”毁了他,我帮助大娃看清了年级前10%的其实绝大多数也是弱鸡,但弱鸡你也追不上,因为素质教育培养了肤浅,一点儿深刻的储备都没有。
: 小娃我全程陪护引导,反素质教育而行之,选择数学做为长板,深刻逻辑思维能力,这是本,然后较多的阅读,语文、英语紧跟老师的要求,文体就是自己随意玩,如此,即玩得高兴,校内学习也很轻松,对以后初中的学习也是很有信心的,道德品质也非常好,所谓的素质教育见鬼去吧!
--
FROM 114.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