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年终老师给每个同学一个奖状,含金量高的是“校园之星”(综合最好的、名额极少),“学习榜样”,“阅读之星”若干。其他都是鼓励,“小科学家”“艺术小花”“劳动能手”“优秀干部”“运动小将”“超越自我”等。
孩子得了“超越自我”,我看是班里唯一一个(老师都发群里了)。孩子很不开心,说自己没有称号,只是超越了自我,别人都有称号。
他喜欢体育,最想要“运动小将”,自称跑的最快,不知道真假,不过每次接力赛都有他,他说上次接力赛,他们班排序,他和XX石头剪子布选一个压轴。当然孩子爱玩,这是他喜欢体育的主要原因。他说就是其他的“劳动能手”也比“超越自我”好。
我想老师给孩子“超越自我”,真的是因为他后期和前期的对比太鲜明了。孩子学前零基础,上学期网课主要在家。这学期开始因为很多字不认识,练习册基本没拼音,自己也没认真学,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最后被老师电话家长。后来作业每次可以按时完成了,再后来练习卷分数也大大提高了。班主任不止一次主动给家长说,孩子今天表现很好,建议奖励。前段时间还在班里点名孩子练习卷进步很大,第一次点名两个包括我家孩子,第二次就我家孩子一个。问了其他老师, 比如英语,开始练习卷错误很多,后来问老师,英语老师也说孩子进步很快。
当然了,我也有些不解,怎么我家是唯一一个“超越自我”,其他孩子难道和自己比提升没这么大?另外,“小科学家”“艺术小花”“劳动能手”“优秀干部”“运动小将”这些鼓励孩子的都怎么选出来的啊?感觉很多是靠感觉,孩子说老师就是现场给同学们选的不同称号。比如我知道“小科学家”、“劳动能手”、“优秀干部”里面有经常被电话家长的,而且有的“干部”不是真干部(小组长之类的),是负责管理课桌椅的。还有的“运动小将”不会跳绳。或者这些孩子虽然没有优秀成绩,没有明显进步,但他们有特色?那我是不是应该对孩子的特色进行培养?
--
FROM 159.22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