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共轭线圈加压敏这方案见过么?
单侧打雷,电感两端有高压。
如果不加这个钳位,会有啥后果?
是电感本身绝缘被打坏,还是打坏后级电路?
【 在 tusk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得对,这是雷击时单相对地放电管放电,流过共膜电感单线圈电流变大,防止放电开始时对侧线圈和结束后的本测电感线圈感应电动势过大而进行电压钳位,处理方式有很多例如tvs管、压敏、锯齿形型尖端放电等。一般用在第一级防雷上。
: 这个属于ems电路,不是楼主说的emi
--
FROM 221.226.107.*
这个玩意只能做实验测试。
【 在 stirlitz 的大作中提到: 】
: 单侧打雷,电感两端有高压。
: 如果不加这个钳位,会有啥后果?
: 是电感本身绝缘被打坏,还是打坏后级电路?
: ...................
--
FROM 123.117.84.*
电感绝缘一般不会打坏,这个瞬时高压,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类似于eds,这条回路上的相间绝缘薄弱的地方可能会被击穿,击穿瞬间产生气体热游离,然后有可能ln之间短路,也有可能击穿器件,这和回路工作绝缘设置和共膜电感大小、回路阻抗大小等等相关,不是100%发生,所以有些小厂或者前级防雷比较好的就不加这些也没事。
【 在 stirlitz 的大作中提到: 】
: 单侧打雷,电感两端有高压。
: 如果不加这个钳位,会有啥后果?
: 是电感本身绝缘被打坏,还是打坏后级电路?
: ...................
--
FROM 49.115.18.*
"对地有两个Y电容分别LN接地,还有两个压敏+放电对地,我感觉够了"这就是症结所在,你实际上把防雷理解错了,防雷是分等级的,不同的应用环境需要不同的防雷电路,例如我们平常的办公场所连你说得放电管都可以不加,室外架空裸线进室内以后加这些都不够,还要加mov。
共模电感两端放TVS/压敏一般都是室外用电或二次防雷----防感应雷。当单相对地雷击后,放电管导通,电流经电感一侧绕组、压敏、放电管迅速释放到大地,在这个过程中电流有一个急速增加又急速衰减的变化,这时候你可以把电感理解成一个变压器,一个绕组中电流变化必然在另一个绕组中感应出电动势。这个电动势可能会很大,造成相间绝缘击穿或击坏其他元器件,也有可能啥事没有,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话题如果展开说就太大了,我就不长篇大论了。
【 在 dismo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抗雷击这块我的确没仔细研究过,因为任何时候电网被雷击,我的产品坏了,我就是两手一摊——“我的东西本来就不抗雷击,抗雷击是你工厂总电那边的事情,我的产品抗住你电网里杂七杂八的电机杂波就行”
: 但是就事论事,这共模电感两端放TVS/压敏我是真没见过,也完全分析不出到底有什么用,你给解释一下呢?
: 对地有两个Y电容分别LN接地,还有两个压敏+放电对地,我感觉够了,这线圈两端的还是并联的到底什么用?行列式数学分析也完全看不出用处啊
: ...................
--
FROM 49.115.18.*
这个玩意,不去做几次雷电实验的人体会不了的。
【 在 tusk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地有两个Y电容分别LN接地,还有两个压敏+放电对地,我感觉够了"这就是症结所在,你实际上把防雷理解错了,防雷是分等级的,不同的应用环境需要不同的防雷电路,例如我们平常的办公场所连你说得放电管都可以不加,室外架空裸线进室内以后加这些都不够,还要加mov。
: 共模电感两端放TVS/压敏一般都是室外用电或二次防雷----防感应雷。当单相对地雷击后,放电管导通,电流经电感一侧绕组、压敏、放电管迅速释放到大地,在这个过程中电流有一个急速增加又急速衰减的变化,这时候你可以把电感理解成一个变压器,一个绕组中电流变化必然在另一个
: 谱橹懈杏Τ龅缍啤U飧龅缍瓶赡芑岷艽螅斐上嗉渚祷鞔┗蚧骰灯渌骷,也有可能啥事没有,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话题如果展开说就太大了,我就不长篇大论了。
: ...................
--
FROM 123.117.84.*
。。。。。。
我终于明白我们理解的出入了。。。。
那个钳位是用来灭弧的,不是用来防雷的。。。。
你说了半天,我就是奇怪为啥你要用mov钳位防雷。。。。
防雷,是要想办法把多余的能量放掉,一个电火花这么小的东西。。。。
你大概是在某个地方看到过类似防雷电路里面有电感两端钳位,以为都是用来防雷了
【 在 tusk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地有两个Y电容分别LN接地,还有两个压敏+放电对地,我感觉够了"这就是症结所在,你实际上把防雷理解错了,防雷是分等级的,不同的应用环境需要不同的防雷电路,例如我们平常的办公场所连你说得放电管都可以不加,室外架空裸线进室内以后加这些都不够,还要加mov。
: 共模电感两端放TVS/压敏一般都是室外用电或二次防雷----防感应雷。当单相对地雷击后,放电管导通,电流经电感一侧绕组、压敏、放电管迅速释放到大地,在这个过程中电流有一个急速增加又急速衰减的变化,这时候你可以把电感理解成一个变压器,一个绕组中电流变化必然在另一个绕组中感应出电动势。这个电动势可能会很大,造成相间绝缘击穿或击坏其他元器件,也有可能啥事没有,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话题如果展开说就太大了,我就不长篇大论了。
--
FROM 180.116.128.*
我去翻了一遍我爸70年代的教科书,的确有类似电路,在以前用模拟变压器多的年代更常见,用来灭弧,这个电路根本不在防雷那个章节里面。而现在要用这套滤波的开关电源,基本上几个前级滤波就把电源尖刺去掉了,这个灭弧的确是非常少见了
【 在 tusk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地有两个Y电容分别LN接地,还有两个压敏+放电对地,我感觉够了"这就是症结所在,你实际上把防雷理解错了,防雷是分等级的,不同的应用环境需要不同的防雷电路,例如我们平常的办公场所连你说得放电管都可以不加,室外架空裸线进室内以后加这些都不够,还要加mov。
: 共模电感两端放TVS/压敏一般都是室外用电或二次防雷----防感应雷。当单相对地雷击后,放电管导通,电流经电感一侧绕组、压敏、放电管迅速释放到大地,在这个过程中电流有一个急速增加又急速衰减的变化,这时候你可以把电感理解成一个变压器,一个绕组中电流变化必然在另一个绕组中感应出电动势。这个电动势可能会很大,造成相间绝缘击穿或击坏其他元器件,也有可能啥事没有,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话题如果展开说就太大了,我就不长篇大论了。
--
FROM 180.116.128.*
这个不是灭弧的,有时候为了节省成本不用压敏和tvs,把共膜同绕组两端的铜箔画成两个开阻焊的锯齿形,每2个相对的齿间隙不大,利用尖端放电原理达到同样目的。
【 在 dismo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去翻了一遍我爸70年代的教科书,的确有类似电路,在以前用模拟变压器多的年代更常见,用来灭弧,这个电路根本不在防雷那个章节里面。而现在要用这套滤波的开关电源,基本上几个前级滤波就把电源尖刺去掉了,这个灭弧的确是非常少见了
:
--
FROM 49.115.18.*
这不闲着也是闲着,多唠叨两句。确实隔行如隔山,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 在 foureyesdo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玩意,不去做几次雷电实验的人体会不了的。
:
--
FROM 49.115.18.*
第一次听说 电感的电流回突变的
【 在 hecker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13.23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