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电池技术这些年似乎一直在原地踏步
- 动力电池肯定容量大不了啊
 
 【 在 spad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3500的18650电池是容量型,内阻参数不好看,充放电性能也不好。时间一长内阻剧增。
 :
 : #发自zSMTH@Note 8 Pro暖手宝
 --
 FROM 106.39.50.*
 
- 宁德时代21年7月底发布会发布钠离子电池,快一年了。
 
 
 【 在 lokta 的大作中提到: 】
 : 锂的极限性能就在那里
 : 不增不减
 : 现在改进阴机材料,介质啥的只能改善而不是改进.
 : ...................
 --
 FROM 222.90.93.*
 
- 换个说法就是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
 【 在 nlgdczm 的大作中提到: 】
 : “内阻低容量低点,内阻高点容量高点”,这个是有什么理论依据吗?
 --
 FROM 114.253.243.*
 
- 主要提升的是电芯一致性可靠性,BMS技术,封装组包技术,最终带来模组能量密度的提高。电芯能量密度变化不大。
 【 在 ECUCoder 的大作中提到:
 : 确实没有本质上的进步,因为原理上一直没有突破。
 : 个别性能的进步还是挺大的,比如车用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十年差不多翻了一番。
 :
 --
 FROM 114.253.243.*
 
- 不指望超越锂,但是可以逼近磷酸铁锂的程度.
 
 【 在 eggcar 的大作中提到: 】
 : 钠的能量密度更不可能超过锂,都是一价元素,钠比锂在周期表里靠后八个号
 : 优势顶多在成本上
 --
 FROM 223.104.95.*
 
- 这个感觉是噱头,纳离子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国家主要是拿来做储电.
 
 【 在 spad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宁德时代21年7月底发布会发布钠离子电池,快一年了。
 --
 FROM 223.104.95.*
 
- 10年前国外电芯一致性就很好了。BMS的模拟前端主要还是TI、LT(ADI),向LT6802/6
 803都是十几年前的芯片了。
 
 
 【 在 xgliu980701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要提升的是电芯一致性可靠性,BMS技术,封装组包技术,最终带来模组能量密度的提高。电芯能量密度变化不大。
 : 【 在 ECUCoder 的大作中提到:
 --
 FROM 222.90.93.*
 
- 我在中科院物理所园区遇到过一次钠离子试验车,问技术人员这电池有啥优点,说是钠离子电池剩余电量与电压的关系较线性,我说大部分场景下这都是缺点啊,人家就没理我,低头干活了
 【 在 lokt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感觉是噱头,纳离子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目前国家主要是拿来做储电.
 :
 --
 FROM 59.109.150.*
 
- 线性不好么?
 锂离子电池放电不够线性,然后一堆人写了很多论文来研究如何准确估算电池电量.
 什么卡尔曼滤波,隐马链都整出来了.
 看着蛋疼.
 
 【 在 xgliu980701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在中科院物理所园区遇到过一次钠离子试验车,问技术人员这电池有啥优点,说是钠离子电池剩余电量与电压的关系较线性,我说大部分场景下这都是缺点啊,人家就没理我,低头干活了
 --
 FROM 223.104.24.*
 
- 工程应用领域肯定是希望放电曲线平坦
 
 
 【 在 lokta 的大作中提到: 】
 : 线性不好么?
 : 锂离子电池放电不够线性,然后一堆人写了很多论文来研究如何准确估算电池电量.
 : 什么卡尔曼滤波,隐马链都整出来了.
 : ...................
 --
 FROM 101.22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