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为啥听很多古典乐感觉越听越乱
赞!
【 在 Kurosawa 的大作中提到: 】
:
: 而且古典音乐并不比其他音乐“高雅”,这是长期被有话语权的圈内人pua形成的思维惯性。就像成人的吃饭口味很重,苦的辣的臭的都喜欢,不能说成人的吃饭口味比小孩高雅
: 【 在 Kurosawa 的大作中提到: 】
: : 说得对,古典音乐没入门的典型表现就是只关注优美的旋律。就像小孩能接受的食物味道只有“香”和“甜”
: :
#发自zSMTH@ONEPLUS A6000
--
FROM 111.32.89.*
听自己发自内心喜欢的音乐就好,不用管音乐的类别,如有的回帖说的,不同的类别的音乐本无高低。
【 在 stockfish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听起来,时快时慢,杂乱无章的感觉。一会儿大提琴慢悠悠的一会儿又跟要和小提琴比赛一样看谁拉的快,越听心越乱。反而是电子乐节奏强,听起来带劲。我是高雅不起来了?
--
FROM 111.197.119.*
四季都觉得不好听
那别逼自己了
听听流行、newage之类的挺好
【 在 stockfish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听起来,时快时慢,杂乱无章的感觉。一会儿大提琴慢悠悠的一会儿又跟要和小提琴比赛一样看谁拉的快,越听心越乱。反而是电子乐节奏强,听起来带劲。我是高雅不起来了?
--
FROM 114.254.1.*
口味问题~~
我就听不了巴赫、马勒,但是最爱贝多芬、拉赫玛尼诺夫。四级里受不了春,最爱冬,夏次之。
【 在 stockfish 的大作中提到: 】
: 贝多芬的交响我基本听不了。。巴赫的一些曲子就觉得很好听。
: 我能接受要么舒缓要么激昂,但是我接受不了那种在一个曲子里来回变换的。像那种小提琴极速的高调拉一段马上变成了中大提琴沉闷的缓奏,然后又快速切成张力十足的合奏,听的简直能把我送走。
: 四季里面十二首,我就第一只听起来觉得好听。听到夏就觉得乱,听到秋冬里的几只,听的心情都不好了。。
: ...................
--
FROM 1.203.182.*
想塞更多的东西在里面怎么理解?
【 在 hbwc 的大作中提到: 】
: 口味问题,音乐流派很多,有些不合你胃口
: 时代问题,以前听一次音乐很麻烦,就想塞更多东西在里面
:
--
FROM 111.32.89.*
“雅”是和“俗”相对而言的,有“俗”的存在,才有“雅”的存在,而“俗”是客观存在的,因此雅也是客观的,不是什么有话语权的人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的。
古典音乐本身也有雅俗之分。雅俗本身也在不断变化转换。
你举吃饭口味,其实你要说的不是“雅”,你想说的是好听不好听,爱听不爱听,因人而异。雅不代表好听,好听不一定雅。
【 在 Kurosawa 的大作中提到: 】
: 而且古典音乐并不比其他音乐“高雅”,这是长期被有话语权的圈内人pua形成的思维惯性。就像成人的吃饭口味很重,苦的辣的臭的都喜欢,不能说成人的吃饭口味比小孩高雅
: 发自「今日水木 on PRA-AL00」
--
修改:Utenanthy FROM 221.196.43.*
FROM 221.196.43.*
极大概率是你没听到好听的古典音乐作品,古典音乐这个风格不代表就是好,和任何音乐风格一样, 古典音乐里也分好听的难听的 并且绝大部分古典音乐作品是难听的 物以稀为贵
你随机找10首古典音乐 能喜欢1首 就属于正常现象 就应该有9首 不喜欢,10首你都喜欢反而不正常
--
FROM 114.243.168.*
第四季是冬?
冬是比较凛冽的
【 在 stockfish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听维瓦尔第四季有感
: 【 在 stockfish 的大作中提到: 】
: : 很多听起来,时快时慢,杂乱无章的感觉。一会儿大提琴慢悠悠的一会儿又跟要和小提琴比赛一样看谁拉的快,越听心越乱。反而是电子乐节奏强,听起来带劲。我是高雅不起来了?
--
FROM 1.203.100.*
可以先了解一下四季都在演奏什么内容
夏那不是乱
是盛夏暴风雨前后的情景
【 在 stockfish 的大作中提到: 】
: 贝多芬的交响我基本听不了。。巴赫的一些曲子就觉得很好听。
: 我能接受要么舒缓要么激昂,但是我接受不了那种在一个曲子里来回变换的。像那种小提琴极速的高调拉一段马上变成了中大提琴沉闷的缓奏,然后又快速切成张力十足的合奏,听的简直能把我送走。
: 四季里面十二首,我就第一只听起来觉得好听。听到夏就觉得乱,听到秋冬里的几只,听的心情都不好了。。
: ....................
--
FROM 1.203.100.*
我说的极端了点,确实这种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过于强调雅和俗的差别,可能把潜在的听众都给吓退了。现在还经常有专业院团搞什么“高雅艺术进校园”之类的活动,我对这种提法就很反感。有“雅”并不是某类音乐的固有属性,当足够多的人能接受能欣赏时,我们可能就不会称之为雅了。
【 在 Utenanthy 的大作中提到: 】
: “雅”是和“俗”相对而言的,有“俗”的存在,才有“雅”的存在,而“俗”是客观存在的,因此雅也是客观的,不是什么有话语权的人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的。
: 古典音乐本身也有雅俗之分。雅俗本身也在不断变化转换。
:
: 你举吃饭口味,其实你要说的不是“雅”,你想说的是好听不好听,爱听不爱听,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PRA-AL00」
--
FROM 117.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