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机械硬盘居然还在用 sata 接口
企业级没问题啊。
16TB 的 HDD 现在要 2200 元左右,我觉得大多数公司不会介意拿 200 块钱换 4K 性能巨大提升。加入 SSD 缓存也能提升 HDD 的寿命,非常划算。
【 在 hmgo1988 的大作中提到: 】
: 3dxpoint都停产了,主要是价格,你这一搭配,hdd价格没竞争力了,其实intel也有想搞3dxpoint来加速,没搞起来,软件架构复杂,也没人买单,应用场景上只有消费级喜欢这种小cache加速,消费级更是杀价杀得厉害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110.84.121.*
大多数对速度有要求的公司都会选择企业级SSD。
【 在 hgoldfish 的大作中提到: 】
: 企业级没问题啊。
: 16TB 的 HDD 现在要 2200 元左右,我觉得大多数公司不会介意拿 200 块钱换 4K 性能巨大提升。加入 SSD 缓存也能提升 HDD 的寿命,非常划算。
--
FROM 222.90.82.*
企业级要的是稳定,可预期的性能,整个缓存,还有缓内缓外,而且200块已经是生死线了,做存储的利润率其实只有几个点,这200上去就丧失竞争力了
【 在 hgoldfish 的大作中提到: 】
: 企业级没问题啊。
: 16TB 的 HDD 现在要 2200 元左右,我觉得大多数公司不会介意拿 200 块钱换 4K 性能巨大提升。加入 SSD 缓存也能提升 HDD 的寿命,非常划算。
:
--
FROM 171.213.138.*
用一块ssd当缓存
【 在 hgoldfish 的大作中提到: 】
:主要是机械硬盘的接口还是sata,主板上面好解决。
:机械硬盘已经达到300MB/s的读速率,再翻个倍就达到sata3的上限。
:这制约了后续很多发展。比如机械硬盘的缓存没法搞得太激进。不然完全可以往机械硬盘上面直接加3dxpoint缓存啊。缓内读写搞到1GB/s没问题的吧。
--
FROM 114.246.239.*
我的想法是这个工具应该做到机器硬盘里面。而不是普通人自行处理。
往 HDD 的电路板上面焊一块 32GB 的 nand 不难吧。
32GB 的 DRAM 很贵,但 32GB 的 NAND 是白菜价啊。
【 在 wudashu 的大作中提到: 】
: 用一块ssd当缓存
: :主要是机械硬盘的接口还是sata,主板上面好解决。
: :机械硬盘已经达到300MB/s的读速率,再翻个倍就达到sata3的上限。
: ...................
--
修改:hgoldfish FROM 120.37.23.*
FROM 120.37.23.*
以前西数希捷都这样干过,现在放弃了。
这需求太少,大部分人直接上ssd就够用,hdd+ssd做硬件缓存,算法投入大还没市场,成本下不来。
【 在 hgoldfis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想法是这个工具应该做到机器硬盘里面。而不是普通人自行处理。
往 HDD 的电路板上面焊一块 32GB 的 nand...
--
FROM 114.246.239.*
是啊。以前有一种混合硬盘对吧。说明技术不是问题。
现在可以再拿出来了。因为现在 NAND 的价格已经降到之前的十分之一,芯片性能也改进很多。现在正是最实用的时代。
【 在 wudashu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西数希捷都这样干过,现在放弃了。
: 这需求太少,大部分人直接上ssd就够用,hdd+ssd做硬件缓存,算法投入大还没市场,成本下不来。
: 往 HDD 的电路板上面焊一块 32GB 的 nand...
: ...................
--
FROM 120.37.23.*
【 在 hgoldfish 的大作中提到: 】
: 企业级没问题啊。
: 16TB 的 HDD 现在要 2200 元左右,我觉得大多数公司不会介意拿 200 块钱换 4K 性能巨大提升。加入 SSD 缓存也能提升 HDD 的寿命,非常划算。
:
硬盘本身都有缓存啊, 你再加上一个SSD, 相当于又增加一级缓存。
缓存一致性, 掉电保护, 还有分区,文件系统一致性, 错误恢复。
这会让问题复杂十倍。
这种混合怪胎, 市场已经证明并没有多大竞争力。
追求速度, 就直接SSD, 追求大容量,就HDD,
另外, SSD的缓外速度,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美丽, 实际也是内存做缓存带来的效果。
--
FROM 115.171.244.*
你觉得这块32GB的NAND能撑多长时间?
【 在 hgoldfis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想法是这个工具应该做到机器硬盘里面。而不是普通人自行处理。
: 往 HDD 的电路板上面焊一块 32GB 的 nand 不难吧。
: 32GB 的 DRAM 很贵,但 32GB 的 NAND 是白菜价啊。
: ...................
--
FROM 111.18.156.*
技术还真是问题,缓存策略满足不了不同人的要求。
另外,这个方案和你用bcache本质一样,没啥差异。
【 在 hgoldfish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啊。以前有一种混合硬盘对吧。说明技术不是问题。
:
:现在可以再拿出来了。因为现在 NAND 的价格已经降到之前的十分之一,芯片性能也改进很多。现在正是最实用的时代。
--
FROM 114.24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