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大学生薅肯德基系统漏洞的羊毛获刑
再次证明不能可一个羊薅
【 在 shuwa 的大作中提到: 】
: 完全看不懂这种操作……
: 这样薅bug价或者bug优惠券让别人受到损失的都可以量刑了
--
FROM 36.112.66.*
光是自己吃肯定不会量刑
关键是拿去卖钱
【 在 shuwa 的大作中提到: 】
: 完全看不懂这种操作……
: 这样薅bug价或者bug优惠券让别人受到损失的都可以量刑了
--
FROM 27.18.2.*
为什么这个解释就不能有利于消费者?
新用户认证的bug算不算诈骗?这个可是非常常见的,早几年,人手几个手机号的时候,很多人都干过这种事,所以现在对新用户的认证越来越严格了。
【 在 spritesw 的大作中提到: 】
: 谁说bug要你造成的才算你诈骗
:
: 【 在 kuns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2,8」
--
FROM 60.176.11.*
去商场买衣服,试完衣服出来发现售货员不见了,估计是去仓库帮别人拿货了,我就穿着新衣服走了
没付钱又不是我造成的,是售货员自己走了,凭什么说我偷?商家应该找不好好看摊的售货员赔偿,不能让消费者买单
【 在 kuns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道理是一样的啊,bug又不是我造成的,凭什么算我诈骗?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2,8」
--
FROM 36.112.104.3
问题这是诈骗,跟是不是做成了产业链没什么关系。
新用户利用的就是系统bug,他无法识别号码背后是否是不一样的自然人,消费者利用的就是这个漏洞。
【 在 qingniao2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在 kuns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bug价很多也是钻空子,我记得以前就有过明明一个人只能领一张券,但是通过bug领了很多的。
: 这个你要搞成产业出去赚大钱,估计也得被告。这个案子的要点是“兑换券”+“靠这个赚钱”,你优惠券领再多,好歹的花点钱,而且一般就一次性的活动,你撑死了能领多少,商家一般也就不计较了,他这个长期无本万利了都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2,8」
--
FROM 60.176.11.*
自己吃一点没事,他都用来牟利了
【 在 shuwa 的大作中提到: 】
: 完全看不懂这种操作……
: 这样薅bug价或者bug优惠券让别人受到损失的都可以量刑了
: --
: ...................
--
FROM 36.112.195.*
不算诈骗,是活动设计疏漏,对如何定义新用户双方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所以现在活动都很明确地定义如何判断为新用户
这个案子里券是不是作废了、“消费者”是不是知道这个券已经作废了,清清楚楚,没有其他解释的空间
【 在 kuns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这个解释就不能有利于消费者?
: 新用户认证的bug算不算诈骗?这个可是非常常见的,早几年,人手几个手机号的时候,很多人都干过这种事,所以现在对新用户的认证越来越严格了。
: :
: ...................
--
FROM 36.112.104.3
因为这个交易并没有完成,没有形成合同,所以算偷盗行为。
如果售货员智商低,打错了标签,我买走了,那么责任就不在我这边,超市里面偶尔会有这种情况。
【 在 qingniao2 的大作中提到: 】
: 去商场买衣服,试完衣服出来发现售货员不见了,估计是去仓库帮别人拿货了,我就穿着新衣服走了
: 没付钱又不是我造成的,是售货员自己走了,凭什么说我偷?商家应该找不好好看摊的售货员赔偿,不能让消费者买单
: 【 在 kuns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2,8」
--
FROM 60.176.11.*
这个漏洞点是定义不清,双方对如何定义“新”有不同的理解,各说各的理
这个案例里,兑换券都退掉了,傻子都知道它作废了,还按它有效的来使用,这个咋合理解释?您试着解释解释?
【 在 kuns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这是诈骗,跟是不是做成了产业链没什么关系。
: 新用户利用的就是系统bug,他无法识别号码背后是否是不一样的自然人,消费者利用的就是这个漏洞。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2,8」
--
FROM 36.112.104.3
消费者不知道自己不是新用户?
甭管这个合同是怎么形成的,只要交易达成了,就不能算诈骗。消费者并没有伪造任何信息,而是你自身出现了bug。
【 在 qingniao2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算诈骗,是活动设计疏漏,对如何定义新用户双方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所以现在活动都很明确地定义如何判断为新用户
: 这个案子里券是不是作废了、“消费者”是不是知道这个券已经作废了,清清楚楚,没有其他解释的空间
: 【 在 kuns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2,8」
--
FROM 60.17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