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相机能不能变革一下,按人的思维设置按键呢?
你这样想法,就是把现有的平衡点,所有干这事情的难度,完全转移到设计制造这一侧。用户可以恣意任性。
就是小白甲方对乙方:“我要你妥善实施我的一切需求。”
没问题,钱给足就行了。
当前社会保底方案,应该是雇一个专业摄影师随行。
【 在 knan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原本认为的,这就是给专业的人用的,是给未来专业的人用的。这些人有想法,有要求,有非常非常精确的控制相机的需求。但是逻辑上,不是现在的逻辑,而是控制照片的逻辑。比如控制曝光量,就是控制曝光量旋钮,不用管什么相机3要素,曝光5要素。同时控制的景深,独立出来控
: 啤6越梗彩腔毓樽钇铀氐南敕
--
FROM 119.129.52.*
那你还是雇人给你拍吧,如果你连这些都不想考虑,只能让别人或者机器人做了......
【 在 knan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可能需要稍微了解一点对焦的基本知识,理解一下曝光和对焦是两件事情,P档控制不了对焦。。。
: 而且,P档控制的曝光量是死的,再想调整还得曝光补偿。
--
FROM 114.255.243.*
真人工智能,呵呵.
【 在 Dazz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样想法,就是把现有的平衡点,所有干这事情的难度,完全转移到设计制造这一侧。用户可以恣意任性。
: 就是小白甲方对乙方:“我要你妥善实施我的一切需求。”
: 没问题,钱给足就行了。
: ...................
--
FROM 114.255.243.*
支持
现在还需要把拍摄者的想法转化成不同的参数,不同的参数转换方法不一样
应该用更直观的操作与转换方式
【 在 knann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光圈,iso感光度,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去理解。现在既然已经硬件发展的非常强了,不会对使用产生什么约束,那能不能就把拍照的逻辑进行改革。按对焦,曝光量,聚焦程度等拍照时考虑的逻辑进行设计。不是简单的傻瓜化,还是让人详细的按自己的思维去控制,只是把控制一个是简化,一个是符合拍照逻辑,让这个门槛进一步降低。
--
FROM 220.181.3.*
比如景深,让用户在拍摄现场计算景深信息,是很难的。至于直观的景深预览,有现成的按键,用户不学就没办法了。至于后期调整,其实业界有朝他想的方向努力的,比如光场相机。可惜效能太差太复杂,扑了。而佳能出的双像素RAW,也是可以后期调景深的。但是,为了照顾前期拍摄效能,留的后期调整空间并不多。只能说是探索。将来不一定不能有一个更新的体系。简单来说,无论是什么体系,用户怎么也得学。
厂家其实很喜欢这样的——用户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有复杂处理都是云端服务器搞定。用户得定期交钱订阅服务,比如现在的云端AI。将来或许会有需要订阅付费的相机服务。客户不需要懂原理,懂掏钱就是了。现在已经有第一步,厂家已经开始在相机上推相机云服务了。
【 在 skeleton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人工智能,呵呵.
--
FROM 119.129.52.*
所以最终就是钱的事,比如我不想花钱,恨不得这些都没有,相机价钱脚底斩。
【 在 Dazzy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景深,让用户在拍摄现场计算景深信息,是很难的。至于直观的景深预览,有现成的按键,用户不学就没办法了。至于后期调整,其实业界有朝他想的方向努力的,比如光场相机。可惜效能太差太复杂,扑了。而佳能出的双像素RAW,也是可以后期调景深的。但是,为了照顾前期拍摄效
: 能,留的后期调整空间并不多。只能说是探索。将来不一定不能有一个更新的体系。简单来说,无论是什么体系,用户怎么也得学。
: 厂家其实很喜欢这样的——用户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有复杂处理都是云端服务器搞定。用户得定期交钱订阅服务,比如现在的云端AI。将来或许会有需要订阅付费的相机服务。客户不需要懂原理,懂掏钱就是了。现在已经有第一步,厂家已经开始在相机上推相机云服务了。
: ...................
--
FROM 114.255.243.*
谁做出来语音就可以控制拍摄效果的就行了,只要嘴对着说:天空暗点,人脸亮度再亮一些,背景模糊一下,主体是中间的这个人。。。咔嚓~
或者是无脑拍,不用管,拍完对着预览图说以上这些就行了
最后再加:分享到朋友圈,配个文艺范儿的句子
现在完全可以做出来
--
FROM 124.65.148.*
可行。按厂家的尿性,自然语义分析,以及参数转换,会放在云端,收订阅的钱,而不会费心加强用户物理终端的这方面处理能力以及配套电池续航。用户还要交数据网络的钱。
搞不好,就是虚实结合的创作式AI。用户分不出什么是现实(reality),是什么编造出来的伪影细节(artifact),就如目前AI的内容填充(确定是编造的),或者降噪(复原细节中可能有基于画面邻近材质的学习编造)。
【 在 rockdestiny 的大作中提到: 】
: 谁做出来语音就可以控制拍摄效果的就行了,只要嘴对着说:天空暗点,人脸亮度再亮一些,背景模糊一下,主体是中间的这个人。。。咔嚓~
: 或者是无脑拍,不用管,拍完对着预览图说以上这些就行了
: 最后再加:分享到朋友圈,配个文艺范儿的句子
: ...................
--
FROM 119.129.52.*
【 在 Dazzy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行。按厂家的尿性,自然语义分析,以及参数转换,会放在云端,收订阅的钱,而不会费心加强用户物理终端的这方面处理能力以及配套电池续航。用户还要交数据网络的钱。
: 搞不好,就是虚实结合的创作式AI。用户分不出什么是现实(reality),是什么编造出来的伪影细节(artifact),就如目前AI的内容填充(确定是编造的),或者降噪(复原细节中可能有基于画面邻近材质的学习编造)。
嗯嗯,就是这样,这样普通人也能出好片,花点钱是可以接受的
对摄影师来说是个坏消息,自从有了PS直到现在AI文生图,AI修图等一般水平的摄影师越来越难了
--
FROM 124.65.148.*
未来发展,可能有这两条线,厂家两边赚钱。一边是计算摄影,抛开伦理问题,虚实结合,好看即可;另一边是提供可溯源的信任链条服务,比如索尼推动的C2PA,在图片中嵌入加密的可信可溯源元数据,游说新闻机构优先采用有C2PA签署的图片,如果能争取成为法律强制要求更好,从而收取认证服务费或者垄断新闻机构拍摄器材供应商资格。
【 在 rockdestiny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嗯,就是这样,这样普通人也能出好片,花点钱是可以接受的
: 对摄影师来说是个坏消息,自从有了PS直到现在AI文生图,AI修图等一般水平的摄影师越来越难了
--
FROM 119.12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