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做个调查,本版美女们谁愿意像翁fan那样嫁给82岁的no.1
这话说的,爱情是世俗的,陪伴就不世俗了?
提起No.1,本质还是慕强
【 在 nim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作为过来人,第二次嫁人,嫁的不是那种世俗的爱情了吧?而是一种陪伴和安全感吧。如果一个领域内的No.1男人愿意明媒正娶,有多少愿意嫁的?
--
FROM 180.154.13.*
退一万步说,就算那个人一直是坐着的又有什么关系,难道全职在家的另一半都是有钱人吗?再说了哪里可能从头哭到尾的,就连我妈一普通农村人打麻将的时候也美滋滋的。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显然没有理解坐在宝马里笑vs坐在自行车上笑的比对点究竟是什么,这个比对是以坐为前提,前者不是要开宝马,后者不是要蹬自行车,是择偶中的那个偶在开宝马或者蹬自行车,至于择偶的那个人,她是坐着的等偶给提供物质以及情绪价值的。
: 也就是事实上这是一个对方可以给自己提供什么的选择,自己是接受一方,从而跟自己的情商智商能力资格等等并无关系。
: 大多数骑自行车的人,并没有能力提供持续稳定高质量的情绪价值,因为他们的精力不得不更多的放蹬自行车上,原本蹬车就不轻松,更不用说后座上还坐着个人,这个人是坐着的,并不是下来跟着自行车跑或者帮着推自行车,那么久而久之是什么局面还用说么,除非人生一路下坡,可一路下坡的结果必将是失去自行车,更惨了。
: ...................
--
FROM 39.144.79.*
这里说的是no1 啊,这个问题的前提就是no1,他是一个82岁的精神矍铄的no1,而不是他是个82岁的精神矍铄,你把no1人为的去掉了,当然就不是他了,那你到底想表达啥?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哟,“火眼金睛”的vv,你可真是“明察秋毫”啊。
: [size=3]行,我承认,那句“如果他不是世界No.1,只是个普通但精神矍铄的82岁老头”确实是我说的。这点你抓得挺准的,给你点个赞。
: 但问题来了,你是不是觉得“普通但精神矍铄的82岁老头”就等同于你嘴里那个“不再睿智不再内涵不再象牙塔不再坚实后盾不再诗词歌赋”的一无是处的老头了?
: ...................
--
FROM 120.245.123.*
这里说的原本也没有坐自行车上哭的事啊,人家对应的宝马里哭和自行车后边笑,我说的是这两种状况都不是人生常态。
首先坐在自行车后边的人常态从来不是笑,于生活而言,能够不觊觎不奢望的认命式平静度日已经是圆满,这也是古话贫贱夫妻百事哀的表现。
至于宝马里头哭,是不是哭不好说,但宝马车本身就不是常态化选择。参考电视剧台词“那领导身边的人总是要挑一挑的嘛,你看那男保密员,模样不也都很周正嘛。”这句话,用来说宝马车主也是贴切的,要放在宝马车上的人,车主总是要挑一挑的嘛。
至于打麻将的时候美滋滋,那是因为人在打麻将,不是因为坐自行车,坐宝马的人打麻将的时候也不是哭着打的。
最后,全职在家的人同样有可能是跟着自行车跑甚至推自行车的人,大多数有辆自行车的普通夫妻,是两口子轮流蹬车,遇到上坡得上手推。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退一万步说,就算那个人一直是坐着的又有什么关系,难道全职在家的另一半都是有钱人吗?再说了哪里可能从头哭到尾的,就连我妈一普通农村人打麻将的时候也美滋滋的。
--
FROM 120.245.123.*
你觉得都没资格坐在自行车上笑,我觉得有笑的时候啊,并且举了例子作证。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里说的原本也没有坐自行车上哭的事啊,人家对应的宝马里哭和自行车后边笑,我说的是这两种状况都不是人生常态。
: 首先坐在自行车后边的人常态从来不是笑,于生活而言,能够不觊觎不奢望的认命式平静度日已经是圆满,这也是古话贫贱夫妻百事哀的表现。
: 至于宝马里头哭,是不是哭不好说,但宝马车本身就不是常态化选择。参考电视剧台词“那领导身边的人总是要挑一挑的嘛,你看那男保密员,模样不也都很周正嘛。”这句话,用来说宝马车主也是贴切的,要放在宝马车上的人,车主总是要挑一挑的嘛。
: ...................
--
FROM 39.144.79.*
我说的是没有入场券,类似于每个人都可以去买电影票,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张电影票。
以及我说的是骑自行车的人少有能够提供长期的稳定的充沛的情绪价值,这种价值是骑车人本人提供的。当然也许你觉得你妈妈从你父亲身上获得了这种高质量情绪价值,那么没有疑问他们是自行车上幸福的一对。但是如果你妈妈的快乐是来源于打麻将,那么她只是喜欢打麻将,那和车无关。
最后,为什么人要比对宝马和自行车,是因为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无法单向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从而前者出现了物质优势,也就是文学作品里的那句如果没有很多很多爱那就很多很多钱,很多很多爱历来是非常奢侈的诉求,无论宝马车还是自行车,索求多爱都是奢望,换句话说,后者的笑那叫自我安慰,以为没钱就能有爱的自我安慰。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觉得都没资格坐在自行车上笑,我觉得有笑的时候啊,并且举了例子作证。
--
FROM 120.245.123.*
不想和不能是两个概念,如果买不起那就问题大了,坐在自行车笑的前提就是相爱啊,照你这样说,刚毕业的年轻人就是一直打工到四五十岁也没有资格娶媳妇啊。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的是没有入场券,类似于每个人都可以去买电影票,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张电影票。
: 以及我说的是骑自行车的人少有能够提供长期的稳定的充沛的情绪价值,这种价值是骑车人本人提供的。当然也许你觉得你妈妈从你父亲身上获得了这种高质量情绪价值,那么没有疑问他们是自行车上幸福的一对。但是如果你妈妈的快乐是来源于打麻将,那么她只是喜欢打麻将,那和车无关。
: 最后,为什么人要比对宝马和自行车,是因为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无法单向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从而前者出现了物质优势,也就是文学作品里的那句如果没有很多很多爱那就很多很多钱,很多很多爱历来是非常奢侈的诉求,无论宝马车还是自行车,索求多爱都是奢望,换句话说,后者的笑那叫自我安慰,以为没钱就能有爱的自我安慰。
: ...................
--
FROM 39.144.79.*
你还是没有理解什么叫坐车,你假想的是已经相爱的俩人骑着一辆自行车,但这个坐在啥车的话题,是相亲的特定场所,相亲的人进场是去选车的,选车的时候哪里来的相爱?你举例刚毕业,客观上说刚毕业的年轻人如果面临宝马车主的竞争,就是步履艰难,拼能力拼阅历拼情趣拼资源什么都拼不过从而几乎是必败,只不过大多数人遇不到这种竞争而已,但无论是艰难还是遇不到仍然是无关资格,这跟资格有啥关系呢,所有的人都可以去买票,区别仅仅在于能不能买到票以及下场后的结果。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想和不能是两个概念,如果买不起那就问题大了,坐在自行车笑的前提就是相爱啊,照你这样说,刚毕业的年轻人就是一直打工到四五十岁也没有资格娶媳妇啊。
--
FROM 120.245.123.*
那你试试呗
毕竟大多数人对外都要强装笑脸的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多少钱过多少日子,有钱的人毕竟是少数,你可以去公园走走,那些欢声笑语的人,难道都是有钱人?
--
FROM 221.223.192.*
别逗了
离版都是40岁起步吧?有28的?
【 在 pengyue 的大作中提到: 】
: 做个调查,本版帅哥们谁愿意娶给82岁的no.1富婆
--
FROM 221.22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