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精读一本英文畅销小说,英语水平能够提高多少?
【 在 joejun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和很多做口译的同事,从不藏私,教出来的好些学生在毕业后做了 freelancers,接同传的活儿比我们多得多,所以根本不存在什么“回避”,也不是懒得花时间精力去讲,你看我这两天回复得够多了吧,平时我不会这样,但是这几天已经是期末,空闲时间多了些,所以间歇性话痨
:
可以做到【听说读写译】多管齐下呢?
你说一个你认为,最小的小时数字就可以?就是具体的数字
这个问题回答一下吧
绕了半天始终,就不愿意直面这个问题
那换一个说法:你们学校的英语专业,一周平均有多少,英语课时量,这个你总该知道吧?
--
FROM 222.129.186.*
【 在 joejun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为英语专业的老师,你会回答不了一个【最小】的数字范围?”
: ——苦笑,到底是你更懂英语专业老师,还是我更懂呢?
:
你已经是英语老师了,每个英语专业学生,平均每周英语类课程,课时量,你总该大致了解吧?
--
FROM 222.129.186.*
【 在 joejun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总之别再向我要什么具体的数字、什么量化了,那玩意儿我给不出,如果真的有执念(执念不一定是贬义词),可以去问相关的专家,去专门的机构而不是英语角。我只能给文科生式的建议,可能很模糊,但没有人在躲避什么东西,也希望楼主能踏踏实实看小说,从中受益,也不要太功利,文科的东西往往讲究耐心打磨+悟性,在不经意间就顿悟了。读书时候我很崇拜朱彤,是当时的国家级高翻,她说在大学时期连英语新闻都听不懂,但持之以恒地听下去,终于有天她在宿舍水房里边听英语新闻边洗衣服的时候,突然觉得清晰地听懂了,整个儿开窍了,这就是典型的量变到质变吧。我自己读某些小说、听某些音乐也有过不止一次类似的开窍体验
:
:
【但持之以恒地听下去】
这个持之以恒,需要到达多大的量呢? 按照英语专业的标准,4年累计英语课时量,你提供一个答案吧
--
FROM 222.129.186.*
【 在 joejun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到大学英语教学,我有两位长期的同传搭档就是教大外的,因为口译出色,也在我们专业这边教口译课。她们在非英语专业那边也搞了个什么专业背景口译课程,挑选了口语优秀、有口译潜质的学生,效果很不错,另外还有别的大外老师找了口语好、有表演天分的非专业学生来参加我指导的英语戏剧社,参赛效果非常好。别小看大学英语,语言教学某些方面像中医,看具体的从业者,碰到好老师就不得了。她们也没有什么量化不量化,但师生一开口,就知有没有
:
【她们在非英语专业那边也搞了个什么专业背景口译课程,挑选了口语优秀、有口译潜质的学生,效果很不错,另外还有别的大外老师找了口语好】
你提到了两个【口语好】,请问大学英语,就是你说的大外,里面能包含多少【口语的课时】,凭借这些课时,能做到口语好吗?
--
修改:Hxy001 FROM 222.129.186.*
FROM 222.129.186.*
【 在 joejun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再给一个励志一点的例子吧,以免总有人对外语学习抱着望洋兴叹的态度,或者神秘化、神圣化:
: 我刚工作的时候接手了一个成教生班级,课后一个男生堵着教室门跟我对口语。他说他刚刚人间蒸发了一个学期,才回到学校。之前他把自己关在家里,满房间贴着英语词句,都是李阳的疯狂英语(那时候李阳还没有变成家暴狂魔)。狂练了半年后,本来他连说普通话都吃力,现在口才杠杠的,包括英语口语。毕业后他回家乡县城开了个英语辅导班,据说生意不错,还想请我去教课,但太远了而且自己的事情分不开身所以我婉拒了。
:
: ...................
你能解释一下,这个故事里,励志的地方在哪吗?
--
FROM 222.129.186.*
【 在 joejun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胡适: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 语言学习,或者应该说语言习得,也是这个道理
:
这种话,对学习有具体的指导意义?你这么敷衍不太合适
--
FROM 222.129.186.*
【 在 joejun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操作模式”?我们的教学大纲里也没有这个东西,每个教师都会有自己的建议,比如一门课程开课之初会给学生一种orientation的建议,剩下的就是授课了。
: 如果一定要给建议,那就是见缝插针地看、听、跟读。
: 教师授课是否合格,会有考试结果、学生毕业就业情况之类来衡量,上课时也经常有督导和院系领导来突袭式旁听,并在课后提出建议,但从没有什么量化的东西。倒是听说外胶部(抱歉,不用谐音字发不出来)翻译室会要求译员多少多少tape hours。
: ...................
那就请你【具体】指导一下
精读和精听,哪些关键点
--
FROM 222.129.186.*
【 在 joejun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先回答我一个问题:
: 如果我不能给出量化的答案(因为我并没有这个义务),你会不会又说我“躲避”呢……
: 语言学习搞得这么量化,不是我喜欢的做法,我作为教师和译员也都没有这样的职责,也许你可以去问教育部门的官员和研究这方面的专家,我就是个阅读、口译和某些文学类课程的小老师而已
: ...................
你就说一说,一门2学分左右的课程,一个学期的课时量是多少?
这个答案你总知道吧,就说你们学校的课时量
--
FROM 222.129.186.*
2学分的一学期32课时,另外附件里的图也可以让你参考一下,至于你所说的其他话,我就表示无语了,请不要再回复我了……
当然大概率你还是会孜孜不倦地回复,我也阻止不了,毕竟手和键盘都在你身边~ 而且你回复的又会是什么样的内容我也能大致猜到,且让我后面看看是否猜对了吧……然后我可能也会看心情回复一些你的回复,但是恐怕不会有什么有意义的交谈,正如我之前反反复复地重申:这种交流我不喜欢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就说一说,一门2学分左右的课程,一个学期的课时量是多少?
: 这个答案你总知道吧,就说你们学校的课时量
--
修改:joejunker FROM 210.36.46.*
FROM 210.36.46.*
你我之间的巨大障碍,是你反复坚持要求我提供什么量化,什么具体,而我已经反复反复回答说不好量化,而且课内的那点东西必须要靠个人大量自学来补充(again,这个“大量”也无法量化),但更大的障碍,是你对所谓大学英语专业的想象,和你使用的这种我已反复表示不舒服的交流方式(比如不提供你索要的“量化”就会被说是在绕来绕去地“回避”……我尴尬地苦笑)。真要学好外语,我听到过一个要求(again,也是不量化的哦,在某些人眼里也是没有价值且须无视的罢~~): be communicatively expressive, socially acceptable and culturally appropriate,请细品,尤其是后二者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就说一说,一门2学分左右的课程,一个学期的课时量是多少?
: 这个答案你总知道吧,就说你们学校的课时量
--
修改:joejunker FROM 39.144.135.*
FROM 210.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