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现代汉语只有100来年历史
- 是啊,先秦口语也跟先秦书面语不是一回事,只能说古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零散记录的秦汉时代的白话和民谣都是证据。先秦口语存在的倒装,后置等语法现象,通过书面语固定一直留存,导致这样的语法现象,和中古近古的口语,白话语法怎样,并无直接关系。
 【 在 azureoce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水木很多上天入地的野生国师就那样 不知道不了解也要装内行专家
 : 现代汉语 和古代白话文 并非一回事 他们起码先把基本概念搞搞清楚
 : 不光语音 语法也有变化
 : ...................
 --
 FROM 222.131.246.*
 
- 左传 史记都有楚地方言的
 水浒也有方言,比如大虫 馒头啥的
 所以国家正式的东西,肯定要加工的,和口语区别开,不然乱了
 【 在 bocaj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啊,先秦口语也跟先秦书面语不是一回事,只能说古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零散记录的秦汉时代的白话和民谣都是证据。先秦口语存在的倒装,后置等语法现象,通过书面语固定一直留存,导致这样的语法现象,和中古近古的口语,白话语法怎样,并无直接关系。
 --
 FROM 219.236.112.36
 
- 你说的是个体,可我说的是总体,大部分国人都不行。
 
 很早以前看到有人大代表提议恢复繁体字,我当时没感觉。近几年去博物馆多了之后,看那些古籍,还有青铜器上的铭文,我深深地感叹,非常有必要恢复繁体字。毕竟当年是因为文盲率太高才简化汉字。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人天赋不一样
 : 书画难认一些,因为字少
 : 小说好办,它会反复出现,你可以猜的
 : ...................
 --
 FROM 123.114.82.*
 
- 当然不能恢复了
 即使北大中文,也是要求认而已,不要求写
 当然我也说了,不同人天赋不一样
 有人简化字都认不齐呢
 【 在 shuyinxi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是个体,可我说的是总体,大部分国人都不行。
 : 很早以前看到有人大代表提议恢复繁体字,我当时没感觉。近几年去博物馆多了之后,看那些古籍,还有青铜器上的铭文,我深深地感叹,非常有必要恢复繁体字。毕竟当年是因为文盲率太高才简化汉字。
 --
 FROM 219.236.112.36
 
- 我感觉蛮有可能。
 
 我看甲骨文的时候就在想,如果我们学的是繁体字,我们能辨认出的甲骨文字应该比现在多吧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不能恢复了
 : 即使北大中文,也是要求认而已,不要求写
 : 当然我也说了,不同人天赋不一样
 : ...................
 --
 FROM 123.114.82.*
 
- 哗众取宠了!
 【 在 mjst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五四算起
 : 五四精英们兴白话废文言
 : 到现在才100来年
 : ...................
 --
 FROM 123.112.71.*
 
- 认识甲骨文的直接桥梁是小篆
 小篆经过隶书,才是楷书
 繁体字作为楷书,对认识甲骨文没有直接帮助
 使用繁体字的香港tai 湾人
 并没有比我们认出更多甲骨文
 都是靠小篆和其他秦汉文字互相参照
 【 在 shuyinxi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感觉蛮有可能。
 : 我看甲骨文的时候就在想,如果我们学的是繁体字,我们能辨认出的甲骨文字应该比现在多吧
 :
 --
 FROM 223.102.87.*
 
- 有些字,简化字更像甲骨文
 比如从 众,甲骨文就这么写的
 至于繁体如何来的,不知道
 【 在 mjst 的大作中提到: 】
 : 认识甲骨文的直接桥梁是小篆
 : 小篆经过隶书,才是楷书
 : 繁体字作为楷书,对认识甲骨文没有直接帮助
 : ...................
 --
 FROM 219.236.112.36
 
- 忒修斯之船 或者按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的原理,汉语连一秒钟的历史都没有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在 mjst 的大作中提到: 】
 从五四算起
 五四精英们兴白话废文言
 到现在才100来年
 这100来年里面,汉语出现了很多欧化现象。
 典型的就是 他 她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FROM 180.79.58.*
 
- 历史上很多字书都失传了
 所以很多字是怎么来的确实说不清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些字,简化字更像甲骨文
 : 比如从 众,甲骨文就这么写的
 : 至于繁体如何来的,不知道
 --
 FROM 223.1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