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现代汉语只有100来年历史
- 用到你身上比较合适,因为无知才胡扯割裂早已有之的白话脉络。
 【 在 mjs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切的傲慢都是因为不了解
 : 但凡你稍微肯了解一下,都不会问这种问题
 :
 --
 FROM 114.254.1.*
 
- 第一章第一段,哪句看不懂?
 话说山东登州府东门外有一座大山,名叫蓬莱山。山上有个阁子,名叫蓬莱阁。这阁造得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十分壮丽。西面看城中人户,烟雨万家;东面看海上波涛,峥嵘千里。所以城中人士往往于下午携尊挈酒,在阁中住宿,准备次日天来明时,看海中出日。习以为常,这且不表。
 
 
 
 【 在 mjs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白话跟现代汉语是一回事吗别说变文,就说拿一本老残游记你能看懂 ...
 --
 FROM 120.244.142.*
 
- 这就是胡说了,白话文早就有了。中国字难写,纸贵,再早竹简更贵。所以需要压缩字的数量,这才是文言文的目的。老百姓说话都用白话,但写下来就要字斟句酌。现在写字连纸都不要,所以写的文字也白话了
 
 【 在 mjst 的大作中提到: 】
 从五四算起
 五四精英们兴白话废文言
 到现在才100来年
 这100来年里面,汉语出现了很多欧化现象。
 典型的就是 他 她
 --
 FROM 219.143.129.*
 
- 不光是纸贵
 还要装逼
 让你老百姓没法学习
 你看朱元璋 改革以后,诏书白话多了
 朱棣诏书
 拖出去着狗吃了 钦此
 【 在 jumbonb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是胡说了,白话文早就有了。中国字难写,纸贵,再早竹简更贵。所以需要压缩字的数量,这才是文言文的目的。老百姓说话都用白话,但写下来就要字斟句酌。现在写字连纸都不要,所以写的文字也白话了
 : 从五四算起
 : 五四精英们兴白话废文言
 : ...................
 --
 FROM 219.236.112.36
 
- 水木很多上天入地的野生国师就那样 不知道不了解也要装内行专家
 现代汉语 和古代白话文 并非一回事 他们起码先把基本概念搞搞清楚
 不光语音 语法也有变化
 这不是“我能看懂”就完了
 很多古文我们凭现代汉语语感 也能看懂
 【 在 mjst 的大作中提到: 】
 : 韵书只是个基础
 : 罗常培有本 唐五代西北方音
 : 高本汉 有一系列古音构拟研究
 : ...................
 --
 修改:azureocean FROM 116.7.46.*
 FROM 116.7.46.*
 
- 完全不懂的人其实还好说
 半懂不懂的最可怕
 不管你说啥
 他都自顾自的抖搂那半瓶子水
 
 【 在 azureoce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水木很多上天入地的野生国师就那样 不知道不了解也要装内行专家
 : 现代汉语 和古代白话文 并非一回事 他们起码先把基本概念搞搞清楚
 : 这不是“我能看懂”就完了
 : ...................
 --
 FROM 223.102.87.*
 
- 这么厉害? 看两本就会了?
 
 【 在 jacobson1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你看不懂吧,繁体字稍微看两本书就都能猜出来了,根本不用学
 --
 FROM 123.114.82.*
 
- 我就看了繁体东周列国 古今小说,基本认得
 就是有些地名 人名不认得
 不过这个不影响理解
 【 在 shuyinxi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么厉害? 看两本就会了?
 --
 FROM 219.236.112.36
 
- 不能以你们几个人说是繁体字无障碍就无障碍了,大部分国人都不行吧?
 
 我有时候看那些书画上的字经常要跳跃着看,很多都不认得,非常影响理解。 如果学了繁体字,应该都能认得吧?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就看了繁体东周列国 古今小说,基本认得
 : 就是有些地名 人名不认得
 : 不过这个不影响理解
 --
 FROM 123.114.82.*
 
- 各人天赋不一样
 书画难认一些,因为字少
 小说好办,它会反复出现,你可以猜的
 加上不少人学书法,都会的
 【 在 shuyinxi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能以你们几个人说是繁体字无障碍就无障碍了,大部分国人都不行吧?
 : 我有时候看那些书画上的字经常要跳跃着看,很多都不认得,非常影响理解。 如果学了繁体字,应该都能认得吧?
 --
 FROM 219.236.1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