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感觉这段话很有道理
思聪那种,真不觉得自由成长成了啥好样子。
【 在 JaneT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做父母的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在这样的洪流下能保留人的个性、天性和生命力呢
: 简单啊,做父母的提供半个小目标给孩子的人生做保险,让孩子输的起,然后就可以让孩子遵从天性自由成长了。
--
FROM 218.79.206.*
对啊,以体力活为生也不是不可以,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这些可以父母引导+自我学习,做一个快乐的有灵气的普通人,再去发现几个身边的“仗义屠狗辈”,这样的人生也挺好啊
【 在 lixianghui (傻瓜) 的大作中提到: 】
: 羡慕啊,能快快乐乐做体力活是我的梦想。
:
:
: 【 在 JaneT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223.104.57.*
当时看现在的体力活,挺难做到快快乐乐吧?
【 在 JaneTong 的大作中提到: 】
对啊,以体力活为生也不是不可以,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这些可以父母引导+自我学习,做一个快乐的有灵气的普通人,再去发现几个身边的“仗义屠狗辈”,这样的人生也挺好啊
【 在 lixianghui (傻瓜) 的大作中提到: 】
: 羡慕啊,能快快乐乐做体力活是我的梦想。
:
:
: 【 在 JaneT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211.143.51.*
辛苦是难免的吧,但是辛苦未必不快乐啊
【 在 lixianghui (傻瓜)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看现在的体力活,挺难做到快快乐乐吧?
:
:
: 【 在 JaneT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223.104.57.*
好像不只是辛苦的问题。
【 在 JaneTong 的大作中提到: 】
辛苦是难免的吧,但是辛苦未必不快乐啊
【 在 lixianghui (傻瓜)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看现在的体力活,挺难做到快快乐乐吧?
:
:
: 【 在 JaneT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211.143.51.*
思聪的压力来自于钱太多,这种压力跟应试教育的压力说不准哪个更厉害。
【 在 xianrena (一剑西来,天外飞仙) 的大作中提到: 】
: 思聪那种,真不觉得自由成长成了啥好样子。
:
:
: 【 在 JaneT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223.104.57.*
思聪挺厉害的吧?我家娃如果能有思聪那么厉害,高兴死我了。
【 在 JaneTong 的大作中提到: 】
思聪的压力来自于钱太多,这种压力跟应试教育的压力说不准哪个更厉害。
【 在 xianrena (一剑西来,天外飞仙) 的大作中提到: 】
: 思聪那种,真不觉得自由成长成了啥好样子。
:
:
: 【 在 JaneT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211.143.51.*
我前一段时间就是这种想法
想去做家政、分拣、服务员
累了倒头就睡
【 在 JaneT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啊,以体力活为生也不是不可以,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这些可以父母引导+自我学习,做一个快乐的有灵气的普通人,再去发现几个身边的“仗义屠狗辈”,这样的人生也挺好啊
--
FROM 111.196.241.*
残酷的真相可能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大部分孩子的天赋根本配不上家长想让他们保留个性、天性、生命力的希望。真正的个性、天性、生命力是无法被压制的,哪怕是在僵化死板的6~70年代。如果孩子没有表现出这些能力,只能说明是社会进化的被淘汰者。社会只做筛选不做培养。真正要调整的,是家长自己的预期。
【 在 QuickLink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学时期的老师、家长,总认为通过各种手段,将孩子送到大学就万事大吉,但中学教育的后果,大学老师才有更直接的感知。我在具体的课堂中,充分感受到 教育像一场慢性炎症,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抗生素、激素,到大学时代,终于结下了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学生内心的疲惫和大学时代的严苛压力,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底色。
: 作为中学教育后续阶段的见证者,我目睹孩子们被牵引成长过程中的状态,对此有着深切感受,但家长对此并不知情,中学老师在应试目标的逼迫下,也无法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负更多责任。在疯狂的追逐中,没有人可以容忍孩子的失败,现实强化的高校分层,学生也不容许自己失败。孩子们的个性、天性和生命活力,被磨灭得无影无踪,他们的面目越来越相似,早已成为工厂的标准化构件。
:
: ...................
--
FROM 223.104.41.*
确实是啊
【 在 QuickLink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学时期的老师、家长,总认为通过各种手段,将孩子送到大学就万事大吉,但中学教育的后果,大学老师才有更直接的感知。我在具体的课堂中,充分感受到 教育像一场慢性炎症,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抗生素、激素,到大学时代,终于结下了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
: 学生内心的疲惫和大学时代的严苛压力,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底色。
: 作为中学教育后续阶段的见证者,我目睹孩子们被牵引成长过程中的状态,对此有着深切感受,但家长对此并不知情,中学老师在应试目标的逼迫下,也无法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负更多责任。在疯狂的追逐中,没有人可以容忍孩子的失败,现实强化的高校分层,学生也不容许自己失败。孩
: ...................
--
FROM 39.1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