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有人说引战,我删帖了,本意并非如此,挖坑而已
父母有足够退休金就不需要赡养。
【 在 bibobell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投资收益角度来看,按最低标准养育孩子,回报率最高
: 因为孩子最不济也要按照法律最低标准赡养父母
: 而且,按照最低标准,说不定没啥亲子矛盾,孩子反而更孝顺
--
FROM 223.72.40.*
不存在“只要是父母就有恩”“任何父母都有恩”这种定律,无恩论主要是表达这个意思。父母有没有恩,或者一方有一方没有,取决于具体人的具体表现,而并非父母这个身份。
【 在 netbug8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父母有恩,为啥非要牵扯到强行讨恩?你这是偷换概念。
: 父母讨不讨恩,都是有恩,有恩是事实,不是说你讨恩恩就没了,你不讨恩恩就有。
:
--
FROM 223.72.40.*
你的理解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这么差也是很让人惊讶的~
【 在 InnocentGrey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们无恩你就不对他们好了么?
: 你和父母的关系能这么差也是很惊讶的。
:
--
FROM 106.120.127.*
那么你是啥意思呢
为什么无恩就不能对父母好呢?
恩情和对人好有什么直接联系么?
【 在 sherry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理解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这么差也是很让人惊讶的~
--
FROM 111.55.145.*
别把孩子想成傻子,你会因为看到网上男女对立的言论就和伴侣离婚吗?同样,你说的这些道理你的孩子自然也懂,他不会因为父母强调自己有恩而感恩,也不会因为听说父母无恩论而改变对自己父母的态度。就像外界两性言论不会影响夫妻关系,只会影响还没开始恋爱的人。亲子关系是个既定事实,不会被舆论改变的,大家不要怕,要相信遗传的智商。
【 在 sherry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尽管错误要自己承担,你依然会难过,会伤心,会失望
: 因为你也是第一次当父母,也没有很多经验,一定也有做错的时候
: 如果孩子无限放大父母对自己的不好,而忽略父母对自己的好,然后在社会环境 父母无恩论/父母皆祸害 的氛围中,把自己的失意都归结于父母的某个错误,--- 你觉得这是好的吗?
: ...................
--
FROM 223.72.40.*
在我看来,除非是本性极恶,例如先天的反社会人格这种,大部分人都是天生对父母子女好的
需要用到有恩论的时候,多少就说明亲子关系出现了实际的问题或者牵涉到利益责任分配
现代社会这两种情况都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前者靠受教育程度提高,后者靠法律和社保
有恩论拿出来的时候多少让人感觉使用者存在着某种焦虑或者社会障碍了
【 在 sherry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理解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这么差也是很让人惊讶的~
--
FROM 111.55.145.*
还有些付出是为了精@神@kongzhi,这点也要教会孩子分辨。
【 在 topu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认为哪派的父母大部分也不是想着让孩子以后报恩来养孩子的,但养孩子的过程要让孩子意识到家人也好,其他人也好对她是有付出的,这种付出有些是不求回报的,也有些有来有往。孩子如果把这些别人的付出理解为应得,并且自己没必要对他人社会付出什么。教育肯定出问题了,就算父母不需要孩子回馈的恩,这个孩子的价值观是不是也有些问题。
--
FROM 223.72.40.*
又来道德绑架别人了。
我跟我父母是平等的,没有什么恩不恩一说。他们生我没什么恩,我没求着他们生我。
我愿意对他们好,是因为他们对我好。如果他们跟我没有血缘关系,他们尽心尽力的养我,我也一样愿意尽心尽力的回报他们。这跟是不是父母没关系。而是人跟人的关系,前提就是人和人是平等的,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明白了吗?
【 在 sherry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有父母吗?你觉得你父母对你无恩吗?
: 我感觉好多人说这个,就是吃饱撑的,瞎装。其实非常讨厌。
: 我自己觉得父母挺有恩的,如果觉得父母无恩,就别对父母好,趁早跟爹妈说明白。
--
FROM 120.244.202.*
父母无恩论不是为了辩论,是为了阻止或者戳穿pua式养育,避免制造更多痛苦的孩子。有弟女就是典型的父母有恩论下的产物,父母对你有恩,所以让你干啥干啥,现在希望你帮弟弟,否则父母就会痛苦,你就是白眼狼,想想是谁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养这么大…新时代没有弟弟还会有其它形式,不要出国看不见之类。
【 在 fluth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这种人可能从小成长经历就很痛苦,幸福的人没必要去跟他们争辩这个。
:
--
FROM 223.72.40.*
我从成年起就认同父母无恩论,我最厌恶的两个词就是“孝顺”和“贤惠”,但同时我对我父母的回报和付出,无论是物质上还是情感上,无论跟他们当年对我的投入比,还是跟我的同龄人比,绝对是远超的和排在很前面的。实际上,我觉得“孝顺”这个词拉低了我的付出的格调。只有“爱”这个词才能配得上我的付出。
类似的,我和我lg感情很好,但要是形容我“贤惠”,那就不是赞扬而是贬低我在夫妻关系中的角色。
【 在 InnocentGrey (Kazuna)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我看来,除非是本性极恶,例如先天的反社会人格这种,大部分人都是天生对父母子女好的
: 需要用到有恩论的时候,多少就说明亲子关系出现了实际的问题或者牵涉到利益责任分配
: 现代社会这两种情况都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前者靠受教育程度提高,后者靠法律和社保
: 有恩论拿出来的时候多少让人感觉使用者存在着某种焦虑或者社会障碍了
--
FROM 101.22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