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拥有全国的特色小吃
北京却没有真正好吃的、正宗的特色小吃!
这个问题实际上很简单。
我是吃货!
转过国内很多地方,也曾经认为自己可能吃不惯某些地方的食物,后来发现不是这样,每个地方风味我基本上都喜欢。特别是各地的所谓的苍蝇馆之类的,反而更好吃。
别人的旅游时名胜古迹。
我的旅游是:为了吃。我对所谓的名胜古迹从来不感兴趣。
带上几本书,到某个城市。
先打车到一个大学旁边或者这个城市差不多的宾馆。
打车过程最重要的是问司机:本地有什么特色小吃,特别是他们本地人最喜欢的馆子,无所谓干净与否,味道第一。
打听清楚并记下来之后基本上就到了宾馆。
然后,脱得光光的钻进被窝看书。
饿了之后
就找打听好的小吃店,当然,打车过程中继续问地方特色小吃。
吃饱喝足后继续回到宾馆,躺在被窝里看书。
周而复始,几天内把好吃的吃一边之后,回京。
我不讲究穿,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买过超过300元的衣服。
钱,都在吃上了。
我一直感叹,北京没有真正好吃的地方小吃,想吃好吃的只能到外地。
最后总结主要有几个原因:
1、高水平小吃老板不到北京做生意。这是主要原因,就是地方做的好吃的在本地就非常赚钱了,根本没有必要跑几千里到未知世界北京担风险。他们有很多传统顾虑:北京人能吃辣吗?北京人吃得惯吗?赔钱怎么办?
到北京做地方小吃的基本上都是半瓶子,这种人在当地没法跟地方竞争。之所以做不好,就是没抓住特色食物的好吃的精髓。
比如湖南米粉:辣和温度,缺一不可。
辣,在北京开米粉店的会这么考虑:北方人不能吃辣,所以就把辣去掉了;但是又想,北方还是有很多爱吃辣的,所以就把辣椒放到桌子上让客人自己加。他不明白,煮出来的辣和后加的辣完全不一个味!所以,湖南米粉的灵魂之一丢了。
温度:米粉这玩意,如果吃的时候不烫嘴,温不拉及的,吃了是犯恶心要吐的。但是他们为了节省燃料费,很多就把温度丢了(具体就不说了)。湖南米粉的另一个灵魂又没了。
这米粉整体味道,可想而知了!
有其名无其味!
2、北京地方小吃。北京的地方小吃,曾经,应该有很多非常美味的小吃,但是现在不行了,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所谓的传承都是假传承,老板早就不干事了,都是聘的厨子做,也早就丢掉了老一代人曾经做吃的那份认真和执着。而且,名气越大,越难吃。
比如那个北京卤煮,很难吃,直到一个北京大哥在家做,我才知道什么叫美味;比如天津狗不理包子,难吃的真成了狗都不理了!
3、食材的选择。越是半瓶子,越不知道食材如何选择和食材的重要性,所以,味道肯定不行了。(很多做不好的会归结到水质上,实际上是自己水平不行。)
4、老板的思维不独立,不坚定。特色就是特色,不坚持特色了也就不是特色了,到北京后考虑这个考虑那个,总想着让所有人都爱吃,结果呢,变来变去反而丢了灵魂。
他不明白,只要能把爱吃的人留住,绝对很赚钱了!
5、厨子。当年做饭的有很多聪明人,是喜欢这个行业才当厨子的,愿意琢磨,也有能力琢磨好,自然会很好吃。现在的厨子就不是了,学习不好找不到工作才从事厨子行业,做事浮在表面,跟师傅学也是只能掌握表皮就傲的不行,这种笨人自然做不好饭了,所以现在饭店的东西很难吃。
最后再回到北京,北京真正好吃的在北京的家里,热别是北京的男人,这种人有脑子、爱吃、好琢磨也能琢磨,所以做的饭,真的好吃!!!
但是,这种人本身生活就很好,很多事业有成,不会去开饭店赚钱。
就说这么多吧。
附件(50.8KB) 特色砂锅.webp--
FROM 116.7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