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猜,头疼与容易上头都是因为杂醇与杂质。
虽然杂醇本质是酿酒过程中的副产物,我认为与原料关系不大。
主要是酿造工艺的控制,准确的说,就是温度与时间,小厂能控制好就不是小厂了。
当然最后还得过滤一下,这个也是关键,大部分过滤没啥选择性,
活性炭把好的坏的都吸附了,也降低口感,很多小厂舍不得过滤。
汾酒也有杂醇,出口汾就喝了不头疼,当然口感也柔和不少。
液态法理论上可以没有杂醇与杂质,但是缺乏香味,就加了很多添加剂,
这些添加剂本身就是杂醇杂质。
【 在 knan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一直有一个猜测,就是头疼是因为杂醇么,那原料越简单的,就越容易控制不头疼。
: 液态法的酒精来源太杂,各种食物,所以杂醇极其难控制,最容易头疼。浓香型大多是多粮浓香,杂醇相对复杂,对工艺要求更高,比较容易控制不好头疼。汾酒粮食来源相对简单,更容易控制,更不容易头疼。茅台等酱香型粮食种类最少,所以最容易控制。液态法那个是肯定的,但几种
: 甘秤忻挥姓飧鲇跋欤愀霾虏獍
: ...................
--
修改:FLYBBS FROM 39.152.24.42
FROM 39.152.2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