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快有8年交易经验的老鸟,今天也想喳喳几声。
我是一个很看重交易技术的人。这么多年以来,交易理念与交易技术在我看来都是相互递进的。
有什么样的交易理念就会去探索什么样的交易技术。
我的交易技术是以缠论为基础框架。从最开始的两条均线,到布林带与MACD结合,再到均线与MACD结合, 最后形成以走势结构为主均线系统为辅的交易系统。
在交易类型上,从数十种交易策略,简化成一种交易策略。最近又在这一种交易策略上面又演化成两种交易策略。
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利有弊。多一种赚钱的方法,就多一种亏钱的模式。少一种赚钱的方法,就会少很多机会。
这些东西最终都要固定下来,形成一个套路,也就是规则。
比如无论我采用哪一种方法,我首先必须确定观察视角的问题,在缠论里面也就是级别的问题,再通俗一点来讲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周期来进行分析。这个周期问题是重中之重。一旦周期固定之后就不可以更改。就像一些初级的朋友,用K线组合或者数K线的方式来分析,但是在不同周期就会观察到不同的结果,这样就会造成一会儿做多一会儿做空,来回折腾。
对于用多种方法,总体上讲应该要出自于同一个交易理念。在几种方法之间不能相互冲突,矛盾,必须满足交易的一致性。方法与方法之间应该是互补的。在概率和盈亏比上面没有孰优孰劣的区别。它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抓住可能发生的一段趋势。
规则形成之后,就要看个人了。有条件的最好是形成程序化。而手工交易的就非常考验个人驾驭能力。
前一段时间我从数10种交易策略,简化成一种交易策略,我有一种大成的感觉。我觉得单一的交易方法更容易驾驭,也更容易形成盘感。但是也不得不面临很长的空仓期。尤其是做长线,真的有可能几个月都没有交易机会。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不得不进行调整。再次走向多策略的交易之路。只是比起以往,我有了这些经验。多策略交易还是要符合交易的一致性,并不是每一个赚钱的方法都要纳入其中。
7月份第4期比赛就要开始了,希望有以技术分析为主的朋友可以多多参与。只有在实战过程当中才会有更大的进步。交流起来才会更加真实。一起努力吧。
--
FROM 117.1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