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再过若干年会不会出现逆大城市化?
中高端服务业可能被ai颠覆
【 在 hais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密度带来的最大优势是高生产效率(不只是制造业,而是广义的生产)。而对于一个开放市场来说,高生产效率带来的优势太大了,能支撑大量的中高端服务业就业岗位。
: 中小城市低密度只能带来大量的低端服务业就业岗位,在肉眼可见的未来,低端服务业的吸引力还是远远比不过中高端服务业,既包括薪资方面,也包括体面、社会地位、稳定性、发展前景等诸多方面。
: 假设个模型:
: ...................
--
FROM 39.174.145.*
中高端服务业可能被ai颠覆
【 在 hais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密度带来的最大优势是高生产效率(不只是制造业,而是广义的生产)。而对于一个开放市场来说,高生产效率带来的优势太大了,能支撑大量的中高端服务业就业岗位。
: 中小城市低密度只能带来大量的低端服务业就业岗位,在肉眼可见的未来,低端服务业的吸引力还是远远比不过中高端服务业,既包括薪资方面,也包括体面、社会地位、稳定性、发展前景等诸多方面。
: 假设个模型:
: ...................
--
FROM 39.174.145.*
不会,都市只会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集中,资源也越来越集中,谁不愿意享受核心资源
【 在 cnlept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企业都找个小城市发展去?
: 大家不用愁房子,挤地铁,按部就班。
: 大城市就是设计和销售存在,或者名义上总部。
: ...................
--
FROM 223.104.66.*
那些地方有饭吃?
如果不是有互联网,这些地方真可能吃不上饭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香港纽约伦敦哪个是工业中心?
:
:
: ...................
--来自微水木3.5.10
--
修改:FLYBBS FROM 116.2.196.249
FROM 116.2.196.249
哈刚八刚
【 在 FLYBBS (空手套白狼)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些地方有饭吃?
: 如果不是有互联网,这些地方真可能吃不上饭
: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 香港纽约伦敦哪个是工业中心?
--
FROM 39.144.45.*
鸡生蛋生鸡,是小城镇足够富裕/基础设施完备,所以大企业搬过去。还是大企业先搬过去,大企业办社会,所以小城镇发展起来?
--
FROM 125.33.199.*
大企业可以发展起来
但不可持续
欧美这种厂区城能在是没经历过大企业衰落
衰落了就是铁锈带了
【 在 earlklugh (earlklugh) 的大作中提到: 】
: 鸡生蛋生鸡,是小城镇足够富裕/基础设施完备,所以大企业搬过去。还是大企业先搬过去,大企业办社会,所以小城镇发展起来?
: --
:
:
--
FROM 39.144.45.*
然后创造出更多的服务业
另外提醒一句
ai更颠覆的是制造业
未来制造业吸纳的劳动人口只有十分之一了
【 在 Toro (快乐的鸵鸟)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高端服务业可能被ai颠覆
: 【 在 hais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高密度带来的最大优势是高生产效率(不只是制造业,而是广义的生产)。而对于一个开放市场来说,高生产效率带来的优势太大了,能支撑大量的中高端服务业就业岗位。
: : 中小城市低密度只能带来大量的低端服务业就业岗位,在肉眼可见的未来,低端服务业的吸引力还是远远比不过中高端服务业,既包括薪资方面,也包括体面、社会地位、稳定性、发展前景等诸多方面。
--
FROM 39.144.45.*
我觉得你说的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其实都是生产力不够发达,资源不够丰富导致的。依赖于空间密度去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似乎不是未来生产力提升的方向。深度工业化是抹平城乡差距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性的前提
【 在 hais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是工作机会,咱们很多人可能都是从事后端研发类岗位的,往往觉得在哪里办公区别没那么大。但有大量岗位是以人为服务对象,或涉及复杂的人际沟通的,这种靠远程没可能解决,而这种岗位又往往是提升生产率的关键。其次管理这个事情本质上是管人而不只是简单的管事,就是现场效果好过远程太多。
:
: 二是这里提到的资源,很多本质上还是要靠人(比如医生现场诊断和治疗,明星现场开演唱会等等)。如果这些人的资源都在大城市,那为什么不是生活在距离大城市100公里以内的都市圈,而是非要跑到几百公里开外的中小城市呢
: ...................
--来自微微水木3.5.15
--
FROM 124.64.18.*
这是必然
不过要发达到水电路等入户基建一家一户都能负担的起
--
FROM 111.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