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我们在破落几百年后,潜意识里把城市形象看的比居住质量提升空间更重要。
同时民众的欲求是在不断变化的,100年前只想活着,50年前想的是跳出农门进城上楼,现在想的是有天有地有后院,都看得出基本还落后老牌发达国家一个阶段。但是在现代住宅寿命的百八十年之内,很多城市区域已经不可能做到了这个提升了,这才是未来的隐患。现在我们可以靠强力手段把公共产品资源高度集中来保证人口的集中,未来未必可以。起码目前我还没有看到中圡的城市化进程能突破西方已走过的固有规律的趋势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中国的城市规划源于欧洲的现代主义思潮
: 美国起源的高楼大厦在战后成了发达的标志,而战后欧洲为快速满足普通民众的居住要求大量建设的火柴盒是符合当时的左派思潮的——社会主义提倡人人有质量的居住,把人民从中世纪以来狭窄阴暗的小房间里,拉到有水暖电、有花园、有通风日照、有厨房厕所的居住环境,等于追求全民高质量的居住,也杜绝城市食利者——因为房屋供给不足而以房租牟利阶层的生存土壤
:
: ...................
--
FROM 58.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