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阳迷笛节村民“捡”帐篷、周口农民强行“捡”种植公司的玉米,闹得纷纷扬扬。
今天又看到一则消息:
“傻了!上海女子吃夜宵,还未吃完!3名陌生老人就跑来强行打包饭菜!边吃边拿!”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GUUKFTO0522C1U0.html
前面两则,地图炮地域歧视直接骂河南,但这抢饭菜是发生在最文明的大上海!!
马督工刚做过一期节目,说的就是南阳迷笛节村民“捡”帐篷话题,很多观点考虑解释得很深。
这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更不是地域问题;我觉得,应该还有:
农业文明时代、特别是皇权不下县或兵荒马乱半放任下 千年农业文明 对老百姓形成的 固有烙印的文化现象。
展开说就是:
1.没有清晰的物权概念。自己的财富/物权没有保障,在任何一个自己财富物品可以随时被掳走、那下意思的反应就是我也要趁机尽最大努力去掳/抢/偷/牵别人的。尤其是经历那个特殊的大锅饭年代,既然我的所有财产是公社的/那么公社所有东西也是我的/同在公社邻居的东西也是我的,看谁能(隐蔽地)弄到自己手里。
2.农业文明时代特有的极致节俭/吝啬、向自然索取,任何浪费都是不被容忍的。农业是向老天土地(自然)索取,那毫不客气,尽涓滴不舍地勤俭勤奋地拿回来。看不得一点儿接近自然环境下存放、他人争夺不力、或自己判断大概率无人要/要浪费掉的东西,要尽极致地捡回来,一不小心就过了界。
还有,大概1、20年前,所在城市路旁种了很多银杏树,一到秋天,一群老头老太就攀树折枝打银杏,弄得枝断干毁、甚至有人受伤发生,“捡”得不值几元钱的银杏果。还有一个大学新校区,种了数十株桃树供花期观赏用,不料结了桃子引得大量附近村民来“捡”桃子,把树木都毁了不少,学校不得不派专人看管、最后趁桃子成熟前就给摘掉,以免得引起毁树行为发生。
3.从众心理。看别人都去“捡”,你不去,不是傻吗?即使“捡”回来的东西暂时对自己没什么用、也不值啥钱。更是发生在农业文明的“熟人”群体下,呼朋唤友、咸去打秋风发财....
--
修改:charcoal FROM 121.229.124.*
FROM 121.22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