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比亚迪混动这波火爆貌似其他车企都没想到
别闹,DMI就是DM插混的改进版,第一代是08年的F3DM,第二代是13 14年的秦DM和唐DM
你要是不同意,你去问问比亚迪和王传福,看看他们认不认。是他们说了算还是你说了算。
【 在 mcbroom 的大作中提到: 】
: DM和DMI就不是一种路线的插混技术,回去好好学学再来当水军。
:
--
FROM 223.72.89.*
继续做你的小白水军吧
在前面已经明确告诉你了DMI相对DM不是迭代改进,是推翻以前架构,使用新架构(类似本田IMMD架构下的插混),这根本不叫第三代DM。
【 在 kaka2w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闹,DMI就是DM插混的改进版,第一代是08年的F3DM,第二代是13 14年的秦DM和唐DM
: 你要是不同意,你去问问比亚迪和王传福,看看他们认不认。是他们说了算还是你说了算。
--
修改:mcbroom FROM 211.154.194.*
FROM 211.154.194.*
哈哈,我是车主,还是股东。
周围听我的劝买了比亚迪的朋友现在都非常满意,这么多年过去了,眼见着朋友圈是越来越大。
【 在 mcbroom 的大作中提到: 】
: 继续做你的小白水军吧
--
FROM 223.72.89.*
做个快乐的小白自来水车主也挺好的
【 在 kaka2w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我是车主,还是股东。
: 周围听我的劝买了比亚迪的朋友现在都非常满意,这么多年过去了,眼见着朋友圈是越来越大。
--
FROM 211.154.194.*
插电混动这类车,注定是过渡产品,家里无桩的,跟油车比,省油不省钱;家里有桩的,跟电车比,电池衰减快。而且维保费用比油车和电车都高,可靠性目前没有得到验证。
【 在 wei507166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道理来说插电混动技术应该也没有太高的技术门槛,主流大厂应该都能搞定。但是前期都没有选择这个路径。看到比亚迪火了慌忙开始推出类似的产品。慌得一笔。。。
--
FROM 124.205.78.*
纯电跑长途有天然的巨大的劣势,确实难以弥补。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在 sdlk 的大作中提到: 】
插电混动这类车,注定是过渡产品,家里无桩的,跟油车比,省油不省钱;家里有桩的,跟电车比,电池衰减快。而且维保费用比油车和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FROM 223.104.40.*
过渡你得看是过渡几年。如果是1-2年,那么确实可以选择性放弃。
但如果是10年,那就不能视而不见了。
所以看不看重插混,是各个车企对未来的判断。
【 在 sdlk 的大作中提到: 】
: 插电混动这类车,注定是过渡产品,家里无桩的,跟油车比,省油不省钱;家里有桩的,跟电车比,电池衰减快。而且维保费用比油车和电车都高,可靠性目前没有得到验证。
:
--
FROM 116.235.164.*
如果比较经常跑500公里以上的长途,DMI也不合适,那么弱的发动机还是有风险的。而500公里以下的长途,NEDC 500以上的电车毫无忧虑,中间充一次电足矣。
【 在 kaka2w 的大作中提到: 】
: 纯电跑长途有天然的巨大的劣势,确实难以弥补。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 ...................
--
FROM 124.205.78.*
插混的市场是很小的,DMI主要就是12万-18万这个价位,跟15-20万的电车竞争,目前主要销量在限牌城市,在非限牌城市根本无法跟油车竞争。BYD有先发优势,但利润也并不高,其它车企不会大力跟进的。
【 在 zjheric 的大作中提到: 】
: 过渡你得看是过渡几年。如果是1-2年,那么确实可以选择性放弃。
: 但如果是10年,那就不能视而不见了。
: 所以看不看重插混,是各个车企对未来的判断。
--
FROM 124.205.78.*
高速上在110-130的速度区间定速巡航并不需要多强的发动机,原来的1.6T 2.0T的发动机,在高速巡航中的动力其实是过剩的。1.6或者2.0的排量,主要是用来提高急加速性能了,例如起步、例如超车、例如从高速服务区出来进主路的匝道上要快速提到120左右,而这些需要急加速的情况下,电机可以搞定。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在 sdlk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比较经常跑500公里以上的长途,DMI也不合适,那么弱的发动机还是有风险的。而500公里以下的长途,NEDC 500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FROM 223.7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