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大众将在电动车方面投资1800亿欧元
等待着看汽车城长春的衰败,五到十年之内
【 在 skyfrom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国产名牌吹们就剩下嘴硬了,看你们能吹多久,哈哈。
2022年6月28日,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在吉林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奠基,这是奥迪在中国第一个专门生 产豪华电动汽车的工厂。新工厂占地约150公顷,总投资209.3亿元,初始投资158亿元,计划年产能超过15万辆。其所生产车型将由一汽经销商渠道销售。
日前,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迪一汽新能源)举行了工厂暖封闭仪式。据了解,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工厂是奥迪在中国首个专门生产纯电动车型的生产基地,一期整车产能15万辆/年,奥迪在该项约投资了26亿欧元。
从今年6月破土动工,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仅用了5个月时间就提前完成了厂区主结构封顶。随着工厂暖封闭的顺利完成,奥迪一汽新能源整车项目将进入设备导入、试验验证和生产调试阶段。
【 在 CRDM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还啥都没呢,吹了个牛逼有人就高潮了
: 【 在 skyfrom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 国产名牌吹们装作看不见本帖,哈哈。大佬们狠起来,各路牛鬼蛇神就要现原形了
: ...................
--来自微微水木3.5.12
--
FROM 117.133.16.*
人才,只要有钱都可以搞到的
拭目以待吧
我个人觉得只是起步晚了一点,三五年就能追上来
现在很多厂家也没什么人才,组装厂而已,关键技术也没实现什么突破
特斯拉专利也是开放的,有钱,用心去研究还是有机会的
【 在 lacro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传统车企没任何优势,因为没有人才
--
FROM 124.127.26.*
油车要被欧美环保婊们搞死了,不转型没办法了,靠他们主动转型那是不可能。
【 在 lacro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难,传统车企通病解决不了,油车部门话语权太强,电动部门就没办法有实权,真正好的电动车人才都去专业做电车的企业了,这是行业内管理层说的现状,无知网民就别瞎质疑了。
: 【 在 winsen 的大作中提到: 】
: : 3月14日消息,大众汽车公司将其五年(2023年至2027年)支出计划提高到1800亿欧元(1930亿美元),未来五年近70%的投资将用于电动汽车和软件。这家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正在努力挑战特斯拉公司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导地位。
: ...................
--来自微微水木3.5.12
--
FROM 223.104.41.*
【 在 skyfrom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产名牌吹们就剩下嘴硬了,看你们能吹多久,哈哈。
: 2022年6月28日,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在吉林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奠基,这是奥迪在中国第一个专门生 产豪华电动汽车的工厂。新工厂占地约150公顷,总投资209.3亿元,初始投资158亿元,计划年产能超过15万辆。其所生产车型将由一汽经销商渠道销售。
1年15万辆?确定不是150万辆?15万辆都不够宋PlusDMI这一款车卖3个月
: 日前,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迪一汽新能源)举行了工厂暖封闭仪式。据了解,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工厂是奥迪在中国首个专门生产纯电动车型的生产基地,一期整车产能15万辆/年,奥迪在该项约投资了26亿欧元。
: ...................
--
FROM 183.244.250.*
【 在 with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才,只要有钱都可以搞到的
这方面的人才都是中国人,德国人会大量聘请中国人来搞?想多了
: 拭目以待吧
: 我个人觉得只是起步晚了一点,三五年就能追上来
: ...................
--
FROM 183.244.250.*
告诉你,跟钱没关系,真正好的人才只去能有话语权的地方,哪怕钱少点都可以,另外你以为传统车企的薪资结构比新势力电动车高么?这只能说你太没常识了。
【 在 with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才,只要有钱都可以搞到的
: 拭目以待吧
: 我个人觉得只是起步晚了一点,三五年就能追上来
: ...................
--
FROM 60.247.77.*
其实很想知道,知己,领跑,极氪,或者蔚小理有多少技术人才?这些人才是哪里培养的?他们在这个行业多久了?
主要都是哪些方向?电机?电控?电池?芯片?车机系统?
电池技术方面我们比松下和LG强多少?电机方面我们现在绝对领先?或者是电控方面比较领先?确实不太懂
有的时候看见类似小牛,恒大什么的,没成立几天就出一台旗舰车型,比较心虚
理想的车不错,但核心技术和人才是哪方面的呢?蔚来也是,怎么听说很多设计师也是欧洲的?
知己最近很火,但不知道成立了多久?人才是怎么培养的?研发人员到底有多少?
【 在 kaka2w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方面的人才都是中国人,德国人会大量聘请中国人来搞?想多了
:
--
FROM 124.127.26.*
再怎么转型,原有的利益集团是不会转的,大企业就是惯性大,不是喊口号就能搞定的。要那么好转,当初诺基亚之类的也不会死,诺基亚在当时的统治力可比现在这些油车车企强太多了。
【 在 skyfrom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油车要被欧美环保婊们搞死了,不转型没办法了,靠他们主动转型那是不可能。
--
FROM 60.247.77.*
兄弟,讨论问题,你别那么激动
而且,你最好看到我的帖子当没看到,不用回复
你说话总是带着一种傲慢,轻易否定别人。例如你之前说不买蔚来的都是穷人,屌丝
今天又说别人没有常识。你可以说你的观点,论据,但别评价别人,你也不配。
新势力和当年的互联网泡沫一样,为了拉人抢人,给高薪,高于人才价值的薪水,但能持续吗?
【 在 lacro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告诉你,跟钱没关系,真正好的人才只去能有话语权的地方,哪怕钱少点都可以,另外你以为传统车企的薪资结构比新势力电动车高么?这只能说你太没常识了。
--
FROM 124.127.26.*
【 在 with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觉得,他们真的发起狠来,还是会很厉害的。其实技术本身都差不多,但是做事态度,设计理念,以及对品质的追求,可能还是更有优势的
: 所以现在的电车开3-4年,到时候就换个这些品牌成熟的产品
就你说的这几个特点,当年的诺基亚索尼爱立信摩托罗拉那一大堆手机厂商哪个没有? 最后又怎么样?
--
FROM 111.19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