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哪位给说说为什么混动增程突然流行了?
理想蹭什么?什么玩意
起点是dmi
【 在 chelseaLL (chelseaLL)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的混动分两种:
: 1、鬼子的轻混——不能充电,其实是油车,比较省油
: 2、各大品牌的插混——电池一点点,故障率高,价格高,糊弄消费者,不好用
: 理想和byd在2的基础上,把电池扩大了很多,故障率也变低了,然后就牛逼了
--
FROM 114.243.103.*
dmi好像在理想one之后才发布的吧
【 在 makemyday 的大作中提到: 】
: 理想蹭什么?什么玩意
: 起点是dmi
--
修改:chelseaLL FROM 183.156.106.*
FROM 183.156.106.*
纯电有续航和充电焦虑,增程不存在,很多地方还能上绿牌
--
FROM 115.171.133.*
补贴退坡
插混车型上了串并联架构或者纯串联架构以后体验比之前的542改善了不少
【 在 madeinch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记得前几年都是青睐纯电的,混动一个是因为指标问题还一个是因为需要烧油被不少人诟病说不算新能源。只是过渡产品。连带理想这种 ...
--
FROM 223.104.40.*
BYD是最初用4.9秒大SUV俘获了一批“快等于好”的用户。慢慢神化。
理想是这个价位唯一的水桶车,与增程无关。既有豪华定位,又是流行的SUV,还是新生儿没有根深蒂固的负面信息积累。
--
FROM 124.64.217.*
F3DM没那么成功的原因,是BYD在发动机 变速箱方面的技术积累太弱了,这方面比不过丰田,所以F3DM没那么成熟
所以后面转向去研发和深耕发动机 变速箱这俩传统燃油车的核心动力部件了
任何路都没有白走的,如果不是中间不成熟的DM技术架构的积累,DMI根本就出不来,DMI是发动机技术和电池电机技术全部都积累到位后才能拿出来的精华
丰田的IMMD虽然跟DMI神似,但丰田的三电太拉胯,技术积累不够,所以实际效果差了十万八千里
油电双修,才有DMI,少了一条腿或者一条腿不够粗壮有力,都不行
你还需要多学习,看看这几年以及未来几年国内这帮油电双修没做好的公司的各种风骚表演吧,还有很多好戏可以期待
【 在 mcbroom 的大作中提到: 】
: 架构上无所谓谁抄袭谁,都是源自美国专利,
: F3DM架构上问题不大,但自己放弃了啊,没有在电机、发动机、匹配上下功夫,
: 否则2013-2015年DMI就应该面世,
: ...................
--
FROM 103.35.105.*
虽然增程名义上是混动,但实际和大家理解的“汽油发动机+电动机混合使用”的混动不是一回事。
现在主流的增程是 纯电汽车 外加发电模块(油箱和增程器,也就是是汽油发电机),本质上是电池小一点的纯电汽车,所以它的体验要当成纯电来看待,然后又比纯电多了可以加油的优势。也就是说,增程把发电模块全部拆掉,只要充电方便,也能不影响使用。
【 在 madeinch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记得前几年都是青睐纯电的,混动一个是因为指标问题还一个是因为需要烧油被不少人诟病说不算新能源。只是过渡产品。连带理想这种只有混动的品牌也一并不被看好。感觉这二年突然之间BYD就开始混动大爆发了。整个市场都开始热衷混动了。 这是发明了什么新技术么?还是因为纯电还不够成熟,对现实的妥协? 我是才开始关注电车,两眼一抹黑阶段,见笑。
--
修改:rasper FROM 121.69.133.*
FROM 121.69.133.*
增程主要是燃油发电机和电池,比传统的动力发电机和变速箱组合应该门槛低的多。
【 在 madeinch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2. 按说混动又有发动机,又有电动机,系统比纯油和纯电都要复杂,可靠性应该最差的。
: 哪里理解不对么?
:
--
FROM 60.10.20.*
【 在 mcbroom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的插混不靠谱,没电一条虫,包括BYD原来的混动,也不行,靠谱的插混只有丰田的THS和本田的IMMD,但价格太贵了,非常不划算,无人问津。
: 然后BYD走IMMD插混路线,把价格打下来了,其它家跟上DHT路线,
: 市场选择多样。
: ...................
感觉是用户用脚投票选择了理想,理想one卖了20w辆,然后厂家开始跟疯
--
FROM 182.97.123.*
学习了
【 在 chelseaLL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的混动分两种:
: 1、鬼子的轻混——不能充电,其实是油车,比较省油
: 2、各大品牌的插混——电池一点点,故障率高,价格高,糊弄消费者,不好用
: ...................
--
FROM 223.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