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简单展望一下华为的ADS 3.0
蔚来不是搞了一个
【 在 seha 的大作中提到: 】
: ai芯片太老了好几年前的,今年能换代吗?明年NV的thor就来了
--
FROM 117.84.219.*
又要新的硬件支持?那是不是ADS 2.0就这样到头了?
--
FROM 114.251.196.*
显得你很有水平。这个波长没有问题,功率呢?很多无良厂商,为了增加精度,提高功率(某些场景),很多都超标了,对人体就是有伤害的。
【 在 ras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常识。来这个版需要天天做科普,累。
: 大多数激光雷达使用激光的光源为发射波长为 905 nm 或 1550 nm 的不可见红外光,都遵循IEC/EN 60825标准,使用的是 1 类激光器,在所有正常使用条件下激光对人眼是没有危害的。
:
--
FROM 101.88.100.*
对摄像头有危害啊,有的相机拍车拍坏了
【 在 ras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常识。来这个版需要天天做科普,累。
: 大多数激光雷达使用激光的光源为发射波长为 905 nm 或 1550 nm 的不可见红外光,都遵循IEC/EN 60825标准,使用的是 1 类激光器,在所有正常使用条件下激光对人眼是没有危害的。
--
FROM 183.156.53.*
不同波长能够穿透我们的眼睛的深度如下:
180 nm–315 nm (UV C & UV B) 和 3000 nm–1 mm (IR C):只能到达角膜。
315 nm–400 nm (UV A) 和 1400 nm–3000 nm (IR B):可以照射到角膜和房水,但不能穿过晶状体。
400 nm–1400 nm(可见和近红外/IR A):可以穿透角膜、房水和晶状体,一直照射到视网膜。
所以,除了可见光之外,波长最长到1400 nm的近红外光能也直接到达视网膜,可能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危害。当人眼被一束强烈的可见光照到时,会本能地闭上眼睛并躲避光线,但是由于近红外光不可见,被照射时眼睛并不会感觉到,如果累积了足够的能量,这束红外线就会直接对我们的视网膜造成热损伤。
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控制照射的能量了。这也是为什么出于激光安全考虑,要求有一些简单明了的安全标准,例如车载激光雷达需要根据IEC 60825 激光安全标准定为1类。
根据 IEC 60825 标准,激光器可以根据其最大允许暴露 (MPE) 进行分类。MPE 是在给定波长和给定持续时间内,在不引起生物组织损伤的情况下,每单位面积允许的最大激光能量。
激光分为以下几类;1 类、1M 类、2 类、2M 类、3M 类、3R 类和 4 类。数字越大造成生物损害的可能性越大。1级激光是最低级别——也就是在任何时候都是安全的,而4类代表具有最高损伤可能性的激光。
所以,虽然红外激光会对人眼造成损伤,但只要控制在1类激光级别中,对人眼都是没有伤害的。
你如果觉得哪个厂商是无良厂商,只要证明它的激光雷达的功率超过了1类标准即可。
【 在 granis 的大作中提到: 】
: 显得你很有水平。这个波长没有问题,功率呢?很多无良厂商,为了增加精度,提高功率(某些场景),很多都超标了,对人体就是有伤害的。
:
--
FROM 121.69.133.*
既然和发射功率无关,为啥要设置一个标准?
【 在 ras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同波长能够穿透我们的眼睛的深度如下:
:
: 180 nm–315 nm (UV C & UV B) 和 3000 nm–1 mm (IR C):只能到达角膜。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101.88.100.*
这些都是标准,在标准内是安全的。但是不排除厂商会在某个时候增大功率,那就超标了。类似的事情不要太多,也很难取证。但是也确实存在。
【 在 ras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同波长能够穿透我们的眼睛的深度如下:
:
: 180 nm–315 nm (UV C & UV B) 和 3000 nm–1 mm (IR C):只能到达角膜。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101.88.100.*
元器件都是有额定功率的,再大也有极限,不是你设置参数就可以超越的,因此只要这个最大值在1类标准内就行。
另外,车厂也不生产激光雷达,市面上的车载激光雷达就是那几个牌子和型号,你觉得里面存在非标产品吗?
【 在 grani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都是标准,在标准内是安全的。但是不排除厂商会在某个时候增大功率,那就超标了。类似的事情不要太多,也很难取证。但是也确实存在。
--
修改:rasper FROM 121.69.133.*
FROM 121.69.133.*
后向....完全没必要啊
【 在 ras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硬件上,至少要有后向的激光雷达,也就是会在车尾加上,变成双激光或者4激光(3个前向的)系统,2024的高级别新车型就能看到,比如某款行政级豪华轿车。
:
: 这样可以实现后向的智能驾驶,倒着行车也能和正向行驶一样灵活,这样不仅后向的安全性大大增强,并且可以实现更广泛的自动行为,比如前车溜车,车辆可以迅速倒车。
:
: 算力也将大大增强。
:
: 软件上,以L4的能力储备,应用于从停车场到停车场的L3实践,也就是融合感知能力和多场景泛化能力也大大增强,考察点在于和熟练人类司机的通勤效率对比,高速快速路达到100%以上,城区机非混行路达到90%以上。
发自「快看水母 于 iPhone 13 Pro」
--
FROM 222.129.36.*
倒车有没有激光雷达没有实质影响的
为了个别女司机的倒车行为去专门做个后向激光雷达不现实
--
FROM 115.205.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