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D在2023年投入的研发费是399.18亿元,同时将这399.18亿元的99.14%都算作是2023年当期费用支出,只象征性地保留了0.86%算作是无形资产(也就是只有0.86%的研发资本化率),从而将净利润最大限度地降到了最保守的水平。(图1)
换句话说,如果BYD将这399.18亿元研发费的更多比例算作是资本化支出,那么账面上的净利润立即就会同步大增。
例如,只要将研发资本化率从0.86%增加到50.86%,那么净利润立即就会增加199.6亿元,净利润数字从300.41亿元转眼就变成500亿元。
但是BYD不需要这样做,因为它的经营研发已经进入正反馈的良性循环状态,不需要通过挤兑研发费用的数字游戏去粉饰报表,也不需要这种数字游戏去掩盖入不敷出的窘迫境地以炒作股价。即使将399.18亿元的研发费全部当做年度一次性支出,也能够绰绰有余地保持正向净利润。
但是对于有些企业,就不得不通过这种增加研发资本化率的数字来粉饰报表了。
如果不挤兑研发费,它们的净利润立即就会跌落到极为惨淡的水平,甚至跌为负值。
例如长城汽车2022年的研发资本化率是63%,净利润是82亿元。(图2、图3)为什么它的研发资本化率这么高?因为如果不做这么高,它的净利润就会大跌。
例如将它的研发资本化率从63%调整为10%,那么它的净利润就会减少122亿元×53%=65亿元,从82亿元瞬间跌落至17亿元。
2023年的情况则会让它更加窘迫。
因为长城汽车2023年的净利润只有70.1亿元(图3),假定它2023年的研发费保持不变仍然是122亿元,那么在研发资本化率低于5.6%时,它的净利润就会跌为负值。经营状况越恶化,压榨的研发资本化率数字就会越高。
当然,长城并不是挤兑研发费最厉害的,因为广汽挤兑的资本化率数字比它更高,2022年的研发资本化率达到了78.3%(图4)。
【 在 googlestyle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会计水平厉害,
: 毛利差4倍,净利差不多。
:
: 比亚迪是不是藏利润了
--
FROM 185.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