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现在做新能源汽车 是不需要技术积累了么
【 在 HLWJSJ 的大作中提到: 】
: 码农一股脑造车,不敢倒闭与否
: 雷总3年就造出来车,是不是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 还是说明了其他更重要的问题呢
说明中国电车供应链和方案提供商很强大。
包括最近爆雷的欧洲的最大的电池厂的很多供应商是中国的。
--
FROM 171.108.203.*
开发、设计、测试,出原型车这些都不难
难的量产,要把生产工艺、生产车间、流程标准这些都设计并实现,调试到最佳状态。还有库存管理、备件采购等等 ,从零开始搭建很耗费时间和成本。
【 在 xianre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任何行业都是这样。这里面的关键是那帮行业一线的人,不然找个外行给你条生产线也不会管理啊。小米能成最大原因就是能很快招到行业一线的5000个工程师。如果皮带不倒,恒驰也照样能行。
:
--
FROM 114.242.179.*
工程比制造难多了,花钱也更多。制造真是用别人厂子代工都行。
【 在 CanonFans 的大作中提到: 】
: 开发、设计、测试,出原型车这些都不难
: 难的量产,要把生产工艺、生产车间、流程标准这些都设计并实现,调试到最佳状态。还有库存管理、备件采购等等 ,从零开始搭建很耗费时间和成本。
:
--
FROM 101.82.212.*
所以某w很鸡贼啊,把这些重资产的事情都交给代工厂去做了,自己只要出个软件,xx解决方案,就能赚取大部分利润
【 在 xianrena 的大作中提到: 】
: 工程比制造难多了,花钱也更多。制造真是用别人厂子代工都行。
:
: :
--
FROM 114.242.179.*
就是钱多。一般大整车厂,五千工程师养得起,五千码农真心养不起。看看零束干差不多一样的活,日子有多苦,老板想做利润收点钱马上被更大老板喷回去了,要做成本中心,做成本中心留得住人均百万的码农吗。
【 在 CanonFans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某w很鸡贼啊,把这些重资产的事情都交给代工厂去做了,自己只要出个软件,xx解决方案,就能赚取大部分利润
:
--
FROM 101.8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