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终于发现这次智驾发布牛在哪里
以外后视镜自动折叠来举例,这功能不好用,刚提车时还行,2个月后折叠后重新开车,后视镜位置经常变化,以至于需要重新调整后视镜。不知是不是冬季太冷的原因。
后来我将这功能关闭了,不再折叠外后视镜了
【 在 wsnsw 的大作中提到: 】
: 昨天我在海洋和王朝两个app翻来翻去,感觉也不咋滴啊,大部分不支持城市智驾,那你这算啥智驾。重点来了:今天我在懂车帝比亚 ...
--
FROM 124.126.141.*
有意义啊,做好高速领航能解决很多人跑高速犯困的问题,不好吗?
泊车用不到激光雷达,也不需要很高算力的芯片,一家车企的泊车算法基本上可以高端低端一起用。
【 在 edison1987 的大作中提到: 】
: 低端智驾的普及,意义很大吗?好用才是关键,能用非常鸡肋。比如,你使用自动泊车,成功9次,第10次撞墙了,后面还会再用吗?...
--
FROM 36.112.177.*
byd的端到端我用上五个月了,24年9月份ota的。目前感觉还行啊,每天上下班从二环到五环平均需要的接管次数<1。同样路段开M9跑过,接管3次,并没有感觉ADS3.0领先
【 在 stormywa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特斯拉号称端到端大模型迭代几轮了,屯了巨多显卡,每年海外销量百万,不还是被板上hw粉丝鄙视不如华为ads3.0。
: Byd智驾端到端都没有实现,显卡数量也没啥,真的就是一场文案宣传。
: :数据和算力,抄特斯拉就。:以前两样真没有
: ...................
--
FROM 106.120.239.*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 在 gwenkingston 的大作中提到: 】
: byd的端到端我用上五个月了,24年9月份ota的。目前感觉还行啊,每天上下班从二环到五环平均需要的接管次数<1。同样路段开M9跑过,接管3次,并没有感觉ADS3.0领先
:
--
FROM 36.112.177.*
一定要支持城区智驾才算智驾吗?
把成熟的高快方案推广到10万级别车型,让更多的人开高速的时候可以减轻疲劳,减少事故。这个才是普及智驾最大的好处。如果高速路上智驾的车越来越多,高速的行车也会更加安全。
城区智驾做得好,和高快智驾推广开,这两个事情是并列的,不冲突的。
比亚迪现在城区智驾可能不如华为,但是他有能力把高快智驾推广开,有能力也愿意在消费者可承受范围内去做这件事情,我觉得是很好的。这个意义比大嘴天天吹牛强多了。
--
FROM 114.252.114.*
momenta?
【 在 gwenkingston 的大作中提到: 】
: byd的端到端我用上五个月了,24年9月份ota的。目前感觉还行啊,每天上下班从二环到五环平均需要的接管次数<1。同样路段开M9跑过,接管3次,并没有感觉ADS3.0领先
:
--
FROM 114.88.72.*
L3目前永远差五年
可控核聚变永远差四十年
【 在 wsnsw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这说的就不客观了,
: 饭店做清蒸鲈鱼也不一定要自己养鱼啊。
: 何小鹏比大嘴含蓄多了,他说的那几句话意思就是:
: 先给你一两年时间能不能追上我现在的水平,等哪天你追上了,我们已经去L3了。
#发自zSMTH@MI MAX 3
--
FROM 124.64.17.*
你是忘了萝卜快车了
【 在 foureyesdog 的大作中提到: 】
: L3目前永远差五年
: 可控核聚变永远差四十年
:
: ...................
--
FROM 58.219.86.*
那是后台有人控制的。
要是牛逼。
这次开会,百度也是发言公司。
【 在 wsnsw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忘了萝卜快车了
--
FROM 124.64.17.*
后台是处理突发情况,不是全程控制。
我说这个是因为,
L3不是确保不会出错的L2,
而是出错几率跟现在的L2比极小,有条件下执行,驾驶员需要随时接管。
说很清晰一点:
L3就是接管次数很小的L2而且可能还不包括城区。
【 在 foureyesdog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后台有人控制的。
: 要是牛逼。
: 这次开会,百度也是发言公司。
: ...................
--
FROM 58.2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