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预测下大改M7配置价格
2成肯定是不止的,成本参考下比亚迪的体系,按照目前的定价肯定不超5成
中端车要不要这个不好说,至少目前问界的处境没必要现在就搞中端车,m9这块蛋糕已经不稳当了
【 在 harber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利润要挣没问题,高端车靠溢价能力。不过你不能用RR来跟问界比,那个溢价空间有9成,问界能有2成就不错了
: 还是需要有中端车来摊薄研发成本,扩大规模
:
--
FROM 218.247.253.*
车企这么卷,利润还这么大么?
【 在 lpss666 的大作中提到: 】
: 2成肯定是不止的,成本参考下比亚迪的体系,按照目前的定价肯定不超5成
: 中端车要不要这个不好说,至少目前问界的处境没必要现在就搞中端车,m9这块蛋糕已经不稳当了
:
--
FROM 115.171.214.*
最后还是会走降价走量的老路
没办法,电车各家都没有核心技术,不像油车发动机,变速箱,底盘都是自研为主。
电车电池电机都外购,智驾普及端到端之后水平也会趋同
你凭啥能卖的更贵?
【 在 lpss666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界自己的品牌定位肯定不是低端走量。
:
--
FROM 116.229.104.*
那肯定,所以问界肯定优先搞m9这种,因为m7的成本并不会比m9明显低一节(至少肯定不是售价的比例)
【 在 harber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车企这么卷,利润还这么大么?
:
:
--
FROM 218.247.253.*
你说的没错大趋势是降价走量(比如,m9增配不加价这种套路),
但注意,不是降级走量,不是去搞m7了,
在你说的基础上,hold住品牌地位,占据定位优势,压缩成本增加利润。tsl就是这么干的,这就是为啥tsl虽然降价但还活得挺好的原因
【 在 circlezh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后还是会走降价走量的老路
: 没办法,电车各家都没有核心技术,不像油车发动机,变速箱,底盘都是自研为主。
: 电车电池电机都外购,智驾普及端到端之后水平也会趋同
: ...................
--
FROM 218.247.253.*
除了全系空悬不敢苟同
估计只有高配能上空悬
【 在 ruizhu 的大作中提到: 】
魔方平台第二款产品,长宽高5080-1980-1760,轴距3050,涂灵底盘全系空悬。MAX37度电后驱5座30万,MAX+52度电32万,Ultra四驱34万,六座版加2万,价格区间30-36万,和R7与M8衔接。相比于现款的M7,增加了空悬,整个构架底盘全部升级,相当于加量不加价。
--
修改:ruizhu FROM 112.17.241.*
FROM 101.6.56.*
嗯,27万起步就有竞争力了。
【 在 harber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 样子也改改吧,比8得好看点吧
:
: 价格还是贵了点,我觉得应该-3万
:
#发自zSMTH@ALN-AL00
--
FROM 218.108.210.*